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10月11日,大業股份(603278.SH)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審核問詢函回復(四次修訂稿)的提示性公告。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24日,大業股份收到上交所審核問詢函,截至目前,公司已5次回復、4易其稿。
經濟導報記者梳理大業股份的5次回復函發現,公司修改、補充的回復內容,大多集中于本次募投項目和會計差錯更正。
擬定增募資投向主業
大業股份于10月11日發布的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五次修訂稿)中披露,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為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此次發行尚未確定發行對象,本次發行價格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80%,發行股份的數量不超過8694.37萬股(含本數)。

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億元(含本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額用于年產2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項目(第一期)和補充流動資金,募集資金擬投入項目的總投資額為7.18億元。公司擬將投入年產2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項目(第一期)的募集資金4.5億元全部用于工程、設備購置等,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大業股份表示,本次募集資金主要投向主業,年產2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項目(第一期)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的生產能力,增強公司胎圈鋼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及占有率,有助于進一步規模效益帶來的成本優勢。
據悉,為了保證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進行,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大業股份將根據項目進度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待募集資金到位后再予以置換。
那么,目前公司該項目的進展如何?公司已投入多少自籌資金?10月12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大興股份董秘辦,其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該項目處于初期階段,但對于資金投入等情況,我這里不清楚。”
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
今年6月24日,上交所向大業股份下發審核問詢函。截至目前,公司已5次回復、4易其稿。針對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上交所關注到,大業股份在本次募投項目、前次募投項目、融資規模和效益測算、業務及經營情況、會計差錯更正、股權質押、財務性投資、關聯交易等8個方面存在疑問。
據悉,本次募投項目系作為前次申報募投項目的第一期進行實施。對此,上交所要求大業股份說明本次募投項目與公司現有業務、前次募投項目的關系。
大業股份在回復函(四次修訂稿)中表示,“年產20萬噸子午線輪胎用高性能胎圈鋼絲項目(第一期)與公司現有業務具有協同效應,在市場、客戶、供應商等方面協同;本次募投項目的產品胎圈鋼絲和前次募投項目的產品鋼簾線均為輪胎骨架材料,雖然兩者的用途不同,但在原材料采購渠道和銷售客戶方面重疊度較高,具有協同性;本次募投項目與前次募投項目雖然在生產工藝和主要生產設備上存在顯著差異,但在生產管理方面相似性較高。”
此外,大業股份在申報材料中提到,2023年4月29日,公司發布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將對山東勝通鋼簾線有限公司(下稱“勝通鋼簾線”)100%股權的購買日從2022年4月30日調整為2021年4月30日,并以此追溯調整以前年度報表。
據悉,公司通過分期支付現金17億元的方式購買勝通鋼簾線100%股權。2021年4月29日,標的資產的工商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公司累計支付收購對價3億元;截至2022年4月底,公司累計支付收購對價16億元。公司將2022年4月30日確認為標的資產購買日,于2022年4月30日將標的資產納入合并范圍,此前支付的投資款作為其他非流動資產核算披露。
2023年4月29日,公司對2021年年報、2022年三季報財務數據進行會計差錯更正,將標的資產購買日由2022年4月30日更正為2021年4月30日,在2021年4月30日確認長期投資17億元,同時確認應付管理人并購款,更正原賬面確認的其他非流動資產。
收購勝通鋼簾線引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上述事項更正后,影響到公司營業總收入、歸母凈利潤等主要財務指標。其中,公司2021年年報增加營業總收入9.43億元,占調整后金額的18.54%;增加歸母凈利潤1.02億元,占調整后金額的48.37%。2022年三季報增加營業總收入3.78億元,占調整后金額的9.67%;減少歸母凈利潤7261萬元,占調整后金額的43.20%。
對此,上交所要求大業股份說明會計差錯更正是否可能受到相關處罰。
大業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2023年7月11日,公司因會計差錯更正收到山東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此外,公司于10月10日披露的回復函(四次修訂稿)中補充道,“2023年9月14日,公司收到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出具的警示函。”
除此之外,上交所于8月29日向大業股份下發了第二輪審核問詢函,對于公司收購勝通鋼簾線進行進一步的問詢。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標的公司前期虧損嚴重、收購后盈利能力持續較差,上交所對于該收購事項存在疑問。對此,大業股份在第二輪回復函(修訂稿)中解釋,勝通鋼簾線被收購后盈利能力持續較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能源成本較高導致2021年與2022年勝通鋼簾線凈利潤為虧損;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原材料采購價格處于高位,2022年生產過程中消耗2021年采購的盤條導致生產的單位成本較高,但單位售價下跌幅度高于單位成本下跌幅度,國內鋼簾線市場低價競爭較為激烈,導致毛利率下滑。”
大業股份同時表示,“此次并購后,勝通鋼簾線2022年業績存在下滑的趨勢,但在2023年1-6月已好轉,毛利率由2022年的-3.38%上升至4.53%。2023年勝通鋼簾線已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098.25萬元,其將在未來為公司提供穩定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以及利潤。”
公司上半年扭虧為盈
大業股份主營業務為胎圈鋼絲、鋼簾線以及膠管鋼絲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乘用車輪胎、載重輪胎、工程輪胎以及航空輪胎等各種輪胎制品。公司自設立以來,主營業務和主要產品未發生重大變化。
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6.74億元,同比增長7.31%;實現歸母凈利潤7734.86萬元,上年同期虧損1.32億元(調整后)。
2020年至2022年度,公司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03億元、2.11億元、-2.55億元(調整后)。值得注意的是,大業股份2022年4個季度均虧損,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7678.81萬元、-5934.16萬元、-5488.92萬元(調整后)、-6421.77萬元。今年以來公司扭虧為盈,第一、二季度分別實現凈利潤3351.24萬元、4383.63萬元。
對于2022年度的虧損,大業股份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橡膠骨架行業受經濟下行、物流不暢、原材料價格波動大及能源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沖擊,市場需求疲弱,行業整體產能利用率不高。”
對于今年以來扭虧為盈,大業股份在2023年半年報中解釋,“報告期內,隨著輪胎上下游產業鏈整體回暖,骨架材料行業市場需求保持增長態勢,主要原材料盤條采購價格和部分能源價格回落,以及勝通鋼簾線產能逐步恢復,胎圈鋼絲、鋼簾線、膠管鋼絲毛利率得以改善,公司經營業績整體向好。”
那么,三季度以來公司生產銷售情況如何?勝通鋼簾線目前產能狀況如何?對此,大業股份上述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三季度以來公司生產銷售情況超出預期,公司工廠在滿負荷生產;目前,勝通鋼簾線廠區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
從大業股份的股價走勢來看,2023年1月3日其開盤價為6.88元/股,7月14日達到13.63元/股的階段性高點。9月以來公司股價先下降后趨于平緩,10月12日報收于10.56元/股,當日跌幅為0.94%,總市值31.2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