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荊超
10月14日,“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 ‘I love you’”外國留學生感知體驗臨沂行活動參訪團走進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竹泉村,賞泉品竹,觀看傳統婚禮,領略中國鄉村之美,沉浸式感受鄉村振興成果。
走進竹泉村,一股清爽之氣撲面而來。國際學生們漫步在竹泉村的青石板路上,中間一條小溪靜靜流淌,溪水清澈見底,悄悄訴說著這里良好的生態。路兩側是一排排翠竹,路隨溪走,竹隨溪長,水與竹相伴相生,頗有些江南水鄉的情調。竹泉村因泉而有靈氣,因竹而有韻味。這里院落中保留下來的磨盤、果樹、農具、石灌等,更讓人感到返璞歸真的心靈沉靜。國際學生被竹泉村的清幽和古樸深深吸引,紛紛舉起手機拍照。

竹泉村是一個擁有400余年歷史的古村落,因家家有泉水、戶戶有竹林而得名。這里原是一個人口不足500人的落后山村——這里以糧食種植為主,山嶺薄地產量不高、效益不好,加上缺乏產業,青壯勞力大都選擇外出務工。
轉變發生在2007年,竹泉村進行整體規劃和開發,通過招商引資發展鄉村旅游。本著保護性開發的原則,村莊被分為“一新一舊”兩個區域,新村蓋起新房供村民居住,舊村在最大限度保留古村原貌的基礎上,注入旅游元素,開發成為景區。竹林、泉水、古村落,讓竹泉村“蛻變”成一處世外桃源。
好生態變成好業態,好風景帶來好“錢”景。現在,不僅村集體年收入突破百萬元,而且舊村落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竹泉村獲評“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
竹泉村不僅具有竹林、泉水、古村落,而且具有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自然環境,保留和傳承了沂蒙山鄉特色的民俗文化。這里不僅有著慢于時代的節奏,也沿襲著古樸簡單的生活,保留著老一代沂蒙文化的根。

為了讓厚重的沂蒙民俗發揚光大、代代相傳,竹泉村沒有停留在靜止展示的層面上,而是選擇了與游客生活息息相關的加工項目,以活化的方式賦予其新的生命。竹泉村以原生態的古村石頭房院落為展廳建立了“鄉村記憶博物館”,活態展示竹編、釀酒、織布、針線、榨油、竹藝等民間工藝,將草編、紡線等多個面臨失傳的傳統手工藝搶救性保護和傳承下來。國際學生在每個展廳駐足觀賞、競相體驗,沉浸于濃濃的鄉村文化氛圍。

喜慶的嗩吶吹起來,熱鬧的鑼鼓敲起來,一身大紅嫁衣的新娘子坐上獨輪推車,在鼓樂齊鳴中,送親隊伍浩浩蕩蕩……在婚嫁展示坊,演員們盡心表演了當地六七十年代結婚時的婚嫁習俗,紅蓋頭、小推車、配嫁妝,讓國際學生體會到了淳樸的沂蒙山特色民俗,幸福、喜慶之感油然而生。國際學生不僅觀看了整個婚嫁流程,還參與到婚嫁的各個環節進行體驗,感悟傳統婚俗的魅力。
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的巴基斯坦國際學生滿中,參觀完臨沂竹泉村后告訴記者:“今天來到竹泉村,體驗了活字印刷術、草編,觀看了中式婚禮表演,感覺很有趣,我感覺中國的婚禮儀式跟我們國家的婚禮儀式有很大不同,中式婚禮更喜慶熱鬧,我非常喜歡這次活動。”
“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 ‘I love you’”外國留學生感知體驗臨沂行活動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山東省教育廳主辦,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協辦,中國山東網承辦。活動中,來自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省內高校8個國家的15名國際學生及部分媒體記者組成的參訪團走進臨沂,圍繞“好客山東、好品山東”主題,參觀訪問沂南竹泉村、費縣優品展示中心、云瀑洞天景區、羅莊區黃山鎮,全方位感知山東、深入了解山東,通過親身經歷更好向世界講述山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