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潘功勝表示,金融系統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針對經濟形勢的變化,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切實加強金融監管,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談及貨幣政策,潘功勝表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
潘功勝進一步表示,總量上,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切實支持擴大內需,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價格上,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有效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同時,維護好存貸款市場秩序。結構上,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繼續加大對普惠小微、制造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好存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
在金融監管方面,潘功勝表示,全面加強和完善金融監管。堅守金融監管主責主業,強化金融風險源頭管控。一是強化審慎監管。二是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三是加強金融法治建設。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立法工作,推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保險法、信托法、票據法、反洗錢法、外匯管理條例等重點法律法規修訂,推進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保險資金運用監督管理條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公司債券管理條例等重要立法修法項目。四是強化金融反腐敗和人才隊伍建設。
“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潘功勝表示,健全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處置機制,平穩有序推動重點金融風險處置,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對金融機構風險,完善金融機構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著力強化早期糾正硬約束。有序化解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推動兼并重組,該出清的穩妥出清。完善對大型企業集團債務風險的監測,繼續穩妥推動存量風險處置。
潘功勝還說,對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堅持分類施策、突出重點,統籌協調做好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推動建立化債工作機制,落實防范化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對房地產市場風險,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指導各地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力度,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對非法金融活動,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金融知識普及教育,對洗錢犯罪行為和地下錢莊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對于首套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超過22萬億元存量房貸利率完成下調,惠及約5000萬戶、1.5億人,利率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合計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1600億元,戶均每年減少3200元。
此外,潘功勝表示,著力維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進一步推動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政策措施落實落地,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改革端協同發力,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穩妥化解大型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強化城投債券風險監測預警和防范。“穩預期、防超調”,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防范跨境資金異常波動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引導穩定金融市場行為和預期,根據市場形勢及時采取措施,防范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風險傳染,保障金融市場穩健運行。(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