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是儲能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總成本60%,其次是逆變器,約占總成本的15%。近期,相關儲能產品的外貿訂單不斷,部分地區出口數據亮眼。浙江寧波的一家新能源企業,近期便攜式儲能產品出口不錯,幾乎每天都有新訂單。不少標注了“加急”,還有一些產品已經處于“斷貨”狀態。
今年儲能出口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型儲能設備進一步增長。我國儲能出口還呈現很強的產業鏈特征,很多企業成為多產品協同和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不僅出口電池、逆變器等單一產品,也越來越多地出口系統集成。
一個形似集裝箱的大型儲能柜,內部由192個電池包組成,電容量能達到1000度,是普通戶用儲能的數百倍。
浙江某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舒孝瑜: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歐洲的客戶對于大型商儲的需求慢慢起來了。
近期,我國儲能企業頻頻披露大單信息,收獲海外大型儲能訂單,規模從兆瓦級躍升至吉瓦級。8月份,由我國企業作為儲能解決方案供應商的1.8GWh全球最大單體儲能項目在美國落成。
根據全球儲能協會(CNESA)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70.2GW,同比增長44%。歐洲市場,預計2023年大型儲能新增裝機超過3.5GW,同比增速或達到75%。部分企業表示,在應用上也開始加速向電網側和電源側的大型儲能市場滲透。
某新型能源系統企業高級副總裁田慶軍:無論是交付量,還是新增訂單量,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都增長了約三倍。預測到今年年底,大概在國際市場上能有5GWh的交付量,新增訂單預測可能會突破12GWh。
高景氣吸引眾多入局者儲能市場“藍!弊儭凹t!
近兩年,儲能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吸引了各路“玩家”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僅A股今年以來就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宣布涉足儲能行業。隨著各類企業的涌入,行業也從不久前的“藍!弊優槟壳案叨雀偁幍摹凹t!。
在浙江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是電力服務,已經在國內做到頭部位置,年營收超過50億元。今年,企業剛剛涉足儲能市場,目前已投入數千萬元用于開發小型家用儲能產品。
據統計,我國儲能相關企業數量已達12.9萬家,與2022年年底相比,增長超63%,企業數量增長迅猛。專家表示,新老“玩家”同步擴張,為行業帶來充分競爭。但高景氣的背后也伴隨著無序擴張、產能過剩等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從需求端看,全球多國需求仍在大幅增長。從供給端看,龍頭企業持續擴產,海外也不斷涌現新的儲能企業。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國內儲能電池產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其中出口比例超過55%,產能過剩問題值得警惕。
中郵證券電力設備新能源首席分析師王磊:在這一賽道上,剛開始相對來說是比較野蠻和粗暴的,后面的市場可能更加趨向于精細化。(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