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見習記者 李淑楠
10月26日,聯泓新科(003022.SZ)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3.08%,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48.01%,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80.67%,各項指標均大幅下滑。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營收、凈利雙雙下滑的背景下,聯泓新科正籌劃定增擴產事宜,擬募集20.20億元建設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主要生產EVA、PO、PPC等產品。聯泓新科擬建的新項目能否挽回公司業績頹勢,引人關注。
產品價格三季度逐步企穩
三季報顯示,聯泓新科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36億元,歸母凈利潤4.04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26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聯泓新科第三季度各項指標下滑明顯。具體來看,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7.29億元,同比減少30.26%,歸母凈利潤7837.13萬元,同比減少75.59%,扣非后歸母凈利潤5620.27萬元,同比減少80.02%。
為了解公司第三季度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10月26日,經濟導報記者致電聯泓新科董秘辦,董秘辦工作人員對此不愿多談,僅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公司業績變動原因以公告為準。”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0年12月上市的聯泓新科位于滕州市,是一家現代化高端新材料企業,EVA光伏膠膜料、EVA電線電纜料、EVA高端鞋材料、PP薄壁注塑專用料、EOD特種表面活性劑、聚醚大單體及高性能減水劑等主營產品在細分市場領域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弱復蘇,能源價格高位,終端消費低迷,市場需求恢復緩慢等因素影響,聯泓新科主要產品價格同比下滑,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產品與原料價差收窄,毛利率有所降低,導致公司上半年經營業績同比下降。
“第三季度公司產品價格逐步企穩,EVA高端料、PP專用料、EOD特品等主要產品銷量增加、毛利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有所修復,經營業績環比改善。”聯泓新科表示,公司第三季度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環比增長了40.20%,顯示出業績改善的勢頭。
聯泓新科在三季報中還表示,公司有多套裝置將于第四季度建成中交或投產,9萬噸/年VA裝置投產后將顯著降低EVA產品成本,2萬噸/年UHMWPE、10萬噸/年乳酸及4萬噸/年PLA、1萬噸/年電子級高純特氣等裝置投產后將增加公司高毛利產品品類,擴大收入規模,增強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20億定增計劃推進中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聯泓新科2022年之后的業績大幅走弱,以及股價大幅走低,曾引發投資者在網上發出疑問,并要求公司董秘解釋業績下滑原因。
財務資料顯示,2018年到2021年,聯泓新科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9億元、5.32億元、6.41億元、10.91億元,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8.66億元,同比下滑20.57%,今年前三季度更是下滑48.01%。
從股價來看,聯泓新科2021年9月最高價曾達到78.80元/股,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元,而截至2023年10月26日收盤價為18.17元/股,市值僅為242.7億元。
聯泓新科董秘在投資者關系平臺答復投資者9月下旬提問時表示,“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以來,受全球經濟放緩、新產能釋放影響,公司主要產品價格有所下降,導致毛利率降低,經營業績下滑,目前已經有所好轉。”
“聯泓新科正在新能源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方向上推進一個龐大的投資計劃,其中部分資金將通過定向增發募集,如果這個項目能取得預期收益,將極大改善公司的未來業績表現。”濟南某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馮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據披露,聯泓新科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26711.36萬股股票,募集不超過20.20億元資金,投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據透露,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額為125億元。
據介紹,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30萬噸/年DMTO裝置(甲醇制烯烴裝置)、20萬噸/年EVA裝置、30萬噸/年PO裝置、5萬噸/年PPC裝置、配套的公用工程及輔助生產設施等。
聯泓新科表示,EVA是光伏產業鏈上游的核心原材料之一,高度依賴進口;布局EVA項目主要為增加公司光伏膠膜料產能及市場占有率,鞏固在光伏膠膜料領域積累的競爭優勢;在公司已經布局PLA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基礎上,PO、PPC項目的實施將增加新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品類和原料保障,擴大生物可降解材料產品規模,提高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根據測算,聯泓新科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一體化項目建設期為3年,生產期為15年;可實現生產期年均營業收入891952萬元,年均凈利潤196870萬元;稅后內部收益率19.50%,投資回收期6.99年(含建設期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