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近日,證監會將并購重組財務資料由原來的“6個月有效期+1個月的延長期”調整為“6個月有效期+3個月的延長期”。政策暖風頻吹,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活躍。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今年已有超過150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披露重大重組事件,去年全年為109家。
市場人士認為,將并購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從“6+1”變成“6+3”,有助于上市公司加快重組進程、降低重組成本、提高重組效率,支持上市公司通過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此外,監管部門提出的“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完善‘小額快速’等審核機制”“適當提高對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優質科技創新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做大做強”“推動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整合力度”等舉措,也釋放出提升并購重組活躍度的積極信號。
在監管層持續推動下,并購市場持續回暖,其中,國企并購重組持續活躍,成為并購重組市場的主力軍。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滬市披露重大重組事件的85家上市公司中,央國企數量達45家,合計占比超五成。從交易金額來看,2022年以來已披露的央國企并購重組交易金額占全部已披露交易金額超八成。
并購重組不僅是推進央國企深化改革、資源整合的重要手段,也是助力央國企實現轉型脫困、提質增效的有力途徑。通過并購重組,央國企將更多優質資源向上市公司匯聚,以打造一批“旗艦型”國企上市公司。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在“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大背景和多部門積極推動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將加大并購重組和資本運作力度,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也有望加大。
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并購重組是重要方式。在近期“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攬子政策支持下,多地國企改革迎來新部署,不斷釋放并購重組活躍信號。比如,近期山東濱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把混改作為國有企業完善治理、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探索實施“雙向混改”。今年以來,該市已有6戶企業完成混改,今年預計還有5戶企業陸續完成混改,混改戶數歷年來最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推進,未來國企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將進一步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