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11月23日,2023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下稱“海博會”)在深圳開幕。本屆海博會吸引了16個國家和地區658家涉海企業、機構和組織線下參展,數量同比增長超60%,其中境外展商超過100家,包含了眾多世界500強和涉海細分領域龍頭企業。
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海洋經濟已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增長點?萍紕撔聞t是打開海洋產業寶藏的一把“金鑰匙”。
作為海洋經濟大省的山東,通過科技創新、海運貿易、生態保護等舉措,持續在藍色大海中拓展綠色發展新空間!翱萍家I、陸海統籌、改革推動、合作共贏、人海和諧”的海洋強省新路子不斷結出累累碩果,全省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列。進一步放大海洋經濟優勢特色,加強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海洋經濟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山東在海洋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山東改造提升海洋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海洋高端制造業,形成海洋船舶、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三大制造業基地;打造現代化智慧綠色港口,組建山東省港口集團,聚力打造現代化國際強港;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依托青島、煙臺、威海、濰坊四大產業基地,啟動建設全國首個“智慧海洋”大數據共享支撐平臺。
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就基礎而言,山東“家底”可謂雄厚;就未來發展而言,我國涉海科研力量已初步呈現向山東集聚的態勢。山東堅持海洋科技創新引領,高水平海洋科技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國家深海“三大平臺”納入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清單,嶗山實驗室獲批組建,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威海)累計承接各類試驗任務100多項。
數據顯示,山東的海洋生產總值由2018年的1.27萬億元提高到2022年的1.63萬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18.6%,穩居全國第二位。初步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現價增速),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2.1%。
海洋是新興產業的“策源地”,是現代科技的“新戰場”,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從機遇來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與海洋的互動方式,伴隨著許多新技術突破和新產業崛起,人類探索海洋、開發海洋的能力和水平突飛猛進,許多高精尖技術在海洋產業中得到應用,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山東海洋資源豐富,海岸線綿長,產業基礎雄厚,創新資源匯聚,多樣化的海洋環境能夠為海洋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應用提供空間和物質支撐,潛力巨大的市場為海洋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新動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