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11月30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截至10月底,全省實有個體工商戶973.1萬戶,占經營主體總量的66.8%(經營主體1456.7萬戶),帶動近2500萬人就業。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分析歷年個體工商戶的登記和年報數據,結合前期調研情況發現,當前全省個體工商戶的基本發展狀況是,總體態勢穩中向好,制約因素不容忽視。
行業涉及面廣,經營新模式不斷融入。山東省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實現一、二、三產業全覆蓋,其中近九成集中在第三產業。調查發現,新業態個體經濟正在崛起,微商電商、“宅經濟”等新經營模式日益活躍,線上經營以及線上線下相結合經營數量占比達三分之一,還發展出由線上向線下實體店引流經營新模式。
政策持續發力,業戶獲得感增強。山東省始終把發展個體經濟作為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重要基礎,出臺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若干措施,開展個體工商戶服務月等系列活動,個體工商戶經營環境不斷改善。
園區市場擴容,集聚式發展效應好。近年來各級政府注重改善和優化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硬件配套設施,新建、改建、擴建社區經營場所、蔬菜批發、家居建材、物流倉儲等專業市場及產業園區,緩解了個體工商戶租房貴、客源少客戶分散、單打獨斗維權難等問題,形成集聚發展優勢。
社會功能明顯,群眾感受度比較強。山東省個體工商戶吸納就業約2500萬人,吸納36歲以上人群就業人員占四分之三,對于緩解40歲至50歲重點人群就業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近一半的個體工商戶直接服務所在社區居民,為滿足當地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便利,但個體工商戶發展還存在一些影響和制約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