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一周的接待量快趕上以前幾個月的量了。”12月10日,艾融軟件董事、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王濤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事實上,艾融軟件已成為近期北交所公司忙于接待機構調研的縮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2月以來,北交所公司發布了23份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的公告,比11月同期增長近1倍。
在機構調研北交所公司熱度上升的背后,諸多積極的深層次變化悄然而至。比如,過往機構投資者調研多是“只看不買”,現在轉身就成了上市公司股東;過往調研機構中難覓大公募、大券商、大私募的身影,現在這些實力機構頻頻亮相;過往被調研群體多是北交所、新三板的“老人”,現在“新人”涌現。
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改革提振投資者信心
“以往,一個月我們接待調研的頻次就兩三波。這兩周,基本上每天都能接到電話,很多機構希望來公司進行調研。”威貿電子證券事務代表居維佳近期感覺非常忙。
根據公告,威貿電子自11月13日以來,合計披露了5份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的公告,占今年以來此類公告數量的一半。公司最近一次現場調研在12月7日,調研機構為國金證券。
除了威貿電子,11月下旬以來,科達自控、阿為特、艾融軟件、蘇軸股份等多家北交所公司至少接待過3次及以上機構投資者調研,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香餑餑”。
科達自控應用工業互聯網體系,服務智慧礦山、物聯網+、智慧市政板塊。公司副總經理、董秘任建英表示,這輪北交所行情大幅提升了機構資金的關注度。
在蘇軸股份董事、董秘、財務負責人沈鶯看來,北交所行情升溫是提升機構調研熱度的“催化劑”,公司所處賽道的熱度本身就是一種加持。蘇軸股份是滾針軸承行業頭部企業,生產的各類軸承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領域,同時應用于工業自動化、高端裝備、機器人、工程機械、減速機、電動工具、航空航天、國防工業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北交所行情推動下,國航遠洋、豐光精密、納科諾爾等一批北交所公司相繼迎來機構投資者調研。從公告層面看,這些公司今年以來首次接待機構調研。
改革提振投資者信心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本輪北交所行情的出現與北交所深改息息相關。王濤表示:“各方合力支持北交所高質量發展,北交所市場生態長期向好。”
9月1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一攬子改革“組合拳”亮相,投資端、融資端、發行端、交易端、生態端五方面改革齊發力,力度超預期。這有助于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功能,有利于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更好服務宏觀經濟穩增長、穩就業大局;同時,有利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持續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本輪行情是北交所改革逐項落地并扭轉預期、生態逐步改善提振信心的正向反饋。”指南基金董事長王軍國表示,“這也表明,通過改革可以解決北交所的流動性問題。”
更多政策紅利備受期待。“行情完全啟動估計要等獨立代碼落地、轉板、直接試點IPO等任何一個信號觸發。”廣東力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為繹表示,“北交所已經走過最困難時期。”
未來,北交所將以推出IPO為牽引、以投資端建設為主線,扎實推進北交所高質量建設。包括進一步匯聚更多優質投資標的,進一步擴大投資者規模,不斷豐富產品和服務。
行業話語權穩步提升
“在新技術、新業務、新產品方面,北交所公司有自己的特色。機構投資者調研后發現,很多北交所優秀公司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沈鶯表示。
受訪人士認為,企業的價值最終取決于其質地,上市公司要腳踏實地認真做事,有時還需耐得住寂寞。
目前,北交所已支持234家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比五成左右。這些公司深耕細分賽道多年,行業話語權穩步提升。同時,多家公司為投資者帶來不菲回報。
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到,眾多北交所上市公司經歷了從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再到原精選層的一次次躍遷與歷練,在資本市場的“資歷”不比滬深公司淺,并希望在北交所取得更好成績。“北交所積極幫助企業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貼心服務。”沈鶯說。(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