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見習記者 楊佳琪
12月20日上午,中創物流(603967.SH)股價一度達到13.16元/股,觸及漲停。這是其連續第3個交易日漲停,股價也創出2022年6月以來的新高。
而12月21日,中創物流卻以跌停收盤。
中創物流曾在12月19日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交易風險,審慎投資。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中創物流業績有所下降。
股價創年內新高
12月20日,中創物流以11.63元/股開盤,9點39分,股價觸及漲停。隨后大部分時間呈現大幅震蕩走勢,最終以12.50元/股收盤,漲幅為4.52%。
在此前的12月15日,中創物流的收盤價僅為9.88元/股,而從12月18日起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最大漲幅為26.52%,公司市值也從37.68億元增加至45.00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中創物流年內最低價為6月26日的8.78元/股,20日漲停價已較該價格上漲49.89%,不僅創出了年內新高,也是近一年半年以來的最高價。
公開資料顯示,中創物流成立于2006年11月,是國內貨運代理物流龍頭企業之一,主營業務包括跨境集裝箱物流、智慧冷鏈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其中跨境集裝箱物流是公司的主體業務和基本盤。
對于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中創物流曾在12月1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二級市場股價受多重因素綜合影響,近三個交易日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波動幅度較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二級市場交易風險。
12月21日,中創物流以11.51元/股開盤,低開7.44%,盤中跌停,收盤價11.25元/股,漲跌幅為-10.00%。
受國際海運市場影響營收大幅減少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中創物流的業績有所下降。根據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中創物流的營業收入為34.11億元,同比下降48.44%;歸母凈利潤為1.27億元,同比增長3.0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117.68萬元,同比下降145.28%。
2023年1-9月,中創物流營業收入為53.88億元,同比下降44.82%;歸母凈利潤為1.86億元,同比下降4.27%。其中,中創物流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9.77億元,同比下降37.24%;歸母凈利潤為5858.15萬元,同比下降17.07%。對于營業收入大幅減少的原因,中創物流表示主要受國際海運價格同比大幅下降的影響,公司營業收入占比較高的貨運代理業務收入下降較大。
除了貨運代理業務所屬的跨境集裝箱物流板塊,2022年上半年,中創物流提出“一體兩翼”全新發展戰略,“一體”指的是跨境集裝箱物流,“兩翼”為智慧冷鏈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全力打造新老業務齊頭發展的新格局。公司還計劃增加網絡規劃,提高傳統業務貨量,積極投身新業務從而對沖傳統行業景氣下行風險。
今年以來,新能源工程物流、智慧冷鏈物流、印尼散貨資源過駁成為中創物流大力發展的新業務,也是利潤增長的助推器。在新能源工程物流方面,中創物流中標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國際、國內、項目現場全部三個物流運輸標段和萬華化學集團煙臺工業區、福建工業區、蓬萊工業區的大件運輸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