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正在陸續落地。針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如何能獲得首貸的難題,舉措也明確“加大首貸、信用貸支持力度”。近期金融機構的多款適合民營企業的信用類融資產品陸續推出,讓民營小微企業能更容易獲得企業的第一筆貸款。
上海一家民營企業專注于生物醫藥領域產品研發,由于醫藥產品研發周期長,企業對日常經營活動的流動資金需求非常大。但企業還在初創期,并沒有任何收入,企業想從銀行貸一筆款并不容易。
就在企業一籌莫展之時,金融支持民營企業25條舉措的落地給了民營初創企業解決方案。上海一家銀行推出的產品,讓銀行與投資機構合作,共享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讓銀行能像投資機構一樣獲得更專業的審批視角。
某中小企業財務負責人王義平:借助于企業的投資方與銀行、企業自身互相了解,可以給企業一定的扶持和政策優惠。幫助我們走到簡易、快速申請的通道,整個過程是三周左右。
隨著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各項政策不斷完善,中小企業發展信心有所恢復。數據顯示,11月,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進一步升至89.3,高于2022年同期水平。
稅惠紅利精準“落袋” 助民營企業減負
金融支持民營企業25條還強調要強化財政獎補、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等財稅支持措施。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分批次延續、優化和完善近70項稅費優惠政策,有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然而由于研發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原因,資金周轉困難成為制約該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
當地稅務部門在了解企業困難后,運用稅收大數據,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稅費優惠政策精準送達企業,并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優惠套餐。
某中小企業公司財務負責人萬里紅:公司已享受各類稅費優惠一千多萬元,稅惠紅利實實在在地緩解了公司經營的壓力。
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富陽區稅務局新登稅務所副所長婁江濤: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挖民營企業稅費服務需求,保障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落細,進一步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
我國延續、優化的這批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中,民營經濟納稅人是主要受益對象。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民營經濟納稅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2385.6億元,金額占比近75%。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