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城市副中心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全面貫徹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要求,堅持生態優先,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生態環境,建設新時代現代化田園城市。
以藍綠空間構筑綠色發展生態基底
起步區城市副中心示范區毗鄰黃河北岸,擁有黃河岸線、鵲山山體、自然河道、龍湖濕地、天鵝等眾多生態資源,下一步將加強對這些生態保護和修復,構建以水為脈、藍綠復合、城園融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藍綠空間。
同時,在前期黃河生態風貌帶示范段基礎上,實施堤頂道路示范區段提標改造,提升鵲山龍湖等重要生態節點功能,打造人城河相協調的生態環境。
河道是新城重要的景觀載體。示范區將加快推進大寺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分期實施大寺河支流水系連通工程,增強防洪排澇能力,實現示范區范圍內部分骨干河道形成游船游線,創造豐富的城市開敞空間。將來的示范區,城區游船觀景,15分鐘通勤圈里,可到大堤騎行慢跑,可到濕地觀賞天鵝、白鷺,生態之城令人向往。

以“無廢城市”守護天藍地綠水清環境
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生態,是示范區美好生態圖景。為此,建設實施方案啟動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推動流域水環境治理聯防聯控工作,加強跨界地區聯合執法,強化污染源頭防控,全力保障水環境質量。建立健全區域大氣環境監測預警和聯合督查機制,落實綠色施工標準。全力建設“無廢城市”示范區,引導培育一批“無廢景區”“無廢商超”和“無廢酒店”,建設一批“無廢學校”“無廢機關”和“無廢社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同時,將生態建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相結合,逐步推動出租車、分時租賃車輛、環衛運輸車等城市服務車輛及工程車輛基本實現新能源化,公務用車選用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讓產業和生態融合發展。

以EOD導向打造現代城市公園典范
鵲山生態文化區是城市副中心的“生態綠芯”,也是起步區探索“新時代現代化田園城市”建設理念的最佳實踐地。
在建設模式上,起步區正在探索EOD生態環境導向模式等新融資方式開展鵲山生態文化區建設,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深度融合,將這里打造成為現代城市公園典范。在鵲山生態文化區,起步區將以省博園為先導,策劃建設六大功能園區,深度融入黃河文化、泉水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等,打造觀賞濕地、河流、湖泊、森林、展園景觀等公園風景。
同時,在鵲山生態文化區布局市級博物館、電視塔等公共文化設施,建成沉浸式體驗園林景觀與文化藝術的新場所。相關項目建成后,示范區將成為省城市民和各地游客休閑游玩的網紅打卡新去處。
示范區總景觀師,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園林》主編王向榮認為,未來的起步區通過擁有完整的生態系統,讓在這里生活、工作的市民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接近自然,探索城市中人和自然和諧統一的中國式現代化新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