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勢震蕩之際,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出手加倉消費股。最新持倉數據顯示,海外最大主動管理中國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國A股機遇大手筆增持瀘州老窖、貴州茅臺等消費股,歐洲巨頭安本旗下中國基金也加倉消費股。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等外資公募表示,當前消費復蘇趨勢明確,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環比改善,消費板塊部分公司性價比突出,已迎來較好配置時點。
今年以來,消費板塊持續走弱。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6日,申萬食品飲料指數今年以來下跌8.41%,表現在申萬31個行業指數中排名倒數第7。不過,數據顯示,多只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已開始增持消費股。
根據最新披露的持倉數據,今年4月,摩根基金-中國A股機遇對瀘州老窖和貴州茅臺分別加倉32.64%、2.43%。作為海外規模最大的主動管理中國股票基金,該基金最新規模為75億美元,截至4月底,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瀘州老窖、招商銀行、萬華化學、長江電力、邁瑞醫療、恒生電子、金山軟件和平安銀行。
安本投資旗下安本標準中國A股可持續發展股票4月對中國中免、貴州茅臺分別加倉14.41%、6.49%,截至4月底,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國中免、邁瑞醫療、愛爾眼科、華測檢測、招商銀行、美的集團、廣聯達、寧波銀行。
此外,中金公司最新發布的研報顯示,全球頭部基金一季度對A股的配置倉位環比增加5.1%,從行業來看,全球頭部基金對必選消費加倉幅度最大,為6%。具體而言,一季度共有14只個股新進全球頭部基金前20大重倉股,其中包括瀘州老窖、涪陵榨菜等消費股;個股倉位變化上,瀘州老窖、貴州茅臺獲外資增持力度較大。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認為,中國消費復蘇趨勢較為確定,消費領域的部分細分行業板塊及個股已經具備配置價值。
摩根士丹利在5月末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私人消費在2023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了31%,強勁勢頭在第二季度有望維持。“我們對消費復蘇持樂觀態度。我們預期,更強勁的就業市場增長將提高收入,并幫助消化過剩的家庭儲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密切關注相關指標,以評估我們所處的消費復蘇階段。”
貝萊德基金首席投資官陸文杰表示,消費復蘇呈現分化格局,與線下消費場景恢復緊密相關的領域如餐飲、出行、旅游等板塊復蘇顯著;但耐用品消費的復蘇相對緩慢,比如汽車、家電,復蘇的速度和高度都低于年初市場的預期。
“我們認為,當前部分細分板塊及個股已經很具有配置價值。從經濟所處周期看,復蘇雖弱但方向較為確定,隨著經濟內生性修復,居民對于收入及消費的信心會回歸,當前應做好深入研究,篩選可以較快復蘇、競爭格局優且價格合理的企業,做好布局。”陸文杰稱。
富達基金股票部副總監、基金經理周文群認為,整體來看,消費復蘇相對明確,但個人消費復蘇仍需要時間,且復蘇存在結構化差異。比如,線下且客單價較小的消費品表現較好,奢侈品消費整體堅挺,低收入群體逐漸開始就業,具備極致性價比的產品普遍受到青睞。整體來看,消費正在持續復蘇但仍需要時間,居民端“就業-收入-消費”的傳導路徑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從而對未來可持續的全面消費復蘇形成支撐。
“從全年的角度看,我們認為消費復蘇方向不會改變,受庫存影響的環比放緩是短期現象,整體而言,消費品的性價比突出,現在是比較好的配置時點。”周文群稱。(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