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近日,濟南市政府印發《濟南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2023年6月底前全面啟動,力爭2023年末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達到400萬個、對公數字人民幣錢包達到5萬個,數字人民幣總交易額突破40億元;2024年末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達到1000萬個、對公數字人民幣錢包達到20萬個,數字人民幣總交易額突破100億元;2025年末實現數字人民幣錢包開立數量、交易金額等指標居于全國同規模試點城市前列的目標。
《方案》要求以數字人民幣應用示范為抓手,深入挖掘具有濟南特色的應用場景,打造一批數字人民幣應用示范商圈、示范園區、示范高校、示范村鎮、示范醫院等,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每個區縣建成至少1個數字人民幣消費集聚區。以點帶面逐步完成數字人民幣在城區、鄉村的應用全覆蓋。
《方案》還提出了多個試點場景。除了代發工資、線上消費和消費零售外,還包括工會費繳納、高校消費、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政企收費、郵政寄遞、文旅體育和繳稅、退稅新場景。此外,《方案》在普惠貸款、公益捐款、消費補貼、科創金融、財政資金撥付等場景建設方面進行了相關部署。
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趙傳利介紹,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具有免手續費、實時到賬、智能合約、離線支付、通用性高、門檻低等優勢。數字人民幣具備離線支付優勢,在無網絡、無信號的情況下,支持雙離線交易,對于老百姓和商戶都是一個很好的支付工具。以免收手續費為例,傳統商戶在原有支付體系中需承擔交易手續費,而數字人民幣支付類似于現金支付,其使用、交易等皆無需繳納任何手續費。此外,微信、支付寶錢包余額提現需要收取手續費,而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和兌回無任何手續費。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去年年底,數字人民幣的試點范圍擴大,包括濟南在內的多個城市納入試點范圍。今年1月份,濟南市發放的“泉城購”春節消費券采用了數字人民幣形式,這也是濟南首次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券。
今年4月27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傳出消息,濟南市數字人民幣市場生態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立錢包89.32萬個、對接商戶15.31萬戶,數字人民幣累計交易240.89萬筆,交易額10.0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