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作為淄博市三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之一,科匯股份(688681.SH)在上市次年就出現業績“變臉”,2022年虧損,與上市當年及上市前的高額盈利形成巨大反差,也引來了上交所的年報問詢函。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科匯股份2021年6月上市,上市當年實現歸母凈利潤5461.76萬元,上市前一年該數字為5532.34萬元,而2022年科匯股份歸母凈利潤為-742.87萬元,比上年減少113.60%%;與此同時,科匯股份設備銷售業務的綜合毛利率也逐年下降,從2020年的52.76%降至2022年的40.12%。
業績虧損是公司核心競爭力出現重大變化?還是受偶發事件影響?科匯股份表示,公司整體收入規模較小,在宏觀環境出現重大變動時更容易受到沖擊,而市場競爭激烈也使得科匯股份不得不降低銷售單價以維持市場份額。好在科匯股份2023年一季度已經出現經營指標回暖跡象,而公司正在開展的光伏儲能業務,市場確定性強,長期來看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營收、凈利潤、毛利率均下降
年報顯示,科匯股份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1004.78萬元,同比下降16.05%;歸母凈虧損742.87萬元,同比下降113.60%;同時,綜合毛利率為40.68%,較上年下降6.36個百分點。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科匯股份在上市前曾有過業績大增、上市當年業績保持基本穩定的過程。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科匯股份營業收入為24559.32萬元,歸母凈利潤僅為1776.58萬元;2019年公司業績猛增,實現營業收入29840.59萬元,歸母凈利潤4118.85萬元,凈利增幅達到131.84%。2020年和2021年,科匯股份營收仍保持10%以上的增長,歸母凈利潤則分別為5532.34萬元、5461.76萬元,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這樣的數據對比,讓上市后購買科匯股份股票的投資者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對于營收和凈利下滑,科匯股份在年報問詢函的回復中解釋稱,“主要原因為公司營收規模較小,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動影響較大,公司的業務拓展、項目實施、項目交付等經營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同時,為鞏固、拓展公司競爭優勢保持市場份額,科匯股份研發及營銷投入持續增加。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科匯股份主要業務為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產品、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2022年主營業務各類產品實現營業收入30346.95萬元,較上年下降6198.80萬元。
在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產品中,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國家鐵路集團、中國中鐵均為2022年和2021年的前四大客戶,但2022年銷售金額減少了2200多萬元,為11676.7萬元。尤其是南方電網、中國中鐵部分項目延期,銷售金額較2021年下降較多。而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2022年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7002.70萬元,2021年則為8379.49萬元,前五大客戶中有兩名發生了變化。
在收入下降的同時,科匯股份毛利率也在下降,再加上期間費用增加、減值損失增加,導致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虧損狀況。
據披露,2020-2022年,科匯股份設備銷售業務產品綜合毛利率分別為 52.76%、45.86%及40.12%,呈下滑趨勢,科匯股份解釋稱,主要原因是銷售產品結構變化以及銷售單價的影響。
“配電網自動化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為保持原有市場份額,2022年銷售單價較2021年下降14.07%,導致毛利率下降6.92個百分點。”科匯股份表示,此類產品銷量占比在60%以上,其毛利率變動對綜合毛利率變動影響最大。
“2022年公司費用合計13833.67萬元,同比增加673.93萬元,增幅5.12%。”科匯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加234.70萬元,主要系職工薪酬增加154.41萬元;管理費用同比增加233.31萬元,研發費用同比增加377.79萬元,好在財務費用大幅減少,由2021年的100.70萬元變為2022年的-71.17萬元。
今年一季度部分指標明顯好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盡管收入和凈利潤下滑幅度在可比公司中都處于前列,但科匯股份在9家可比公司中,2022年綜合毛利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僅比宏利達(50.24%)、中元股份(46.10%)低,其余7家公司綜合毛利率都低于33%。
而從訂單情況看,科匯股份同樣危中有機。據披露,科匯股份2022年簽訂合同額為36693.16萬元,較2021年下降7.08%;但其中智能電網故障監測與自動化業務2022年和2021年簽訂合同額分別為24040.74萬元和23555.69元, 2022年末在手訂單較2021年末增長40.37%。
2023年一季度,科匯股份部分財務指標出現明顯好轉,比如營業收入為5578.55萬元,較2022年一季度增長25.91%,營業毛利額為2182.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54%,毛利率為39.12%,較上年同期增加7.25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盡管仍虧損,但498.85萬元的虧損額交去年同期的虧損1358.34萬元,已大幅縮小。
“根據目前的在手訂單及中標情況,公司業績預期持續向好,營業收入增長具有可持續性。”科匯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隨著電網、鐵路延期項目陸續開展,公司受2022年宏觀環境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漸減弱,今年一季度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科匯股份2022年新增了光伏儲能業務,具體為投資建設光儲一體化綠色電站業務(簡稱“綠色電站”)和儲能柜業務。據介紹,綠色電站業務主要通過在工商業用戶園區投資建設光伏和儲能系統的一體化電站,通過能量管理系統來實現削峰填谷、需量控制和光伏就地消納,為用戶節約日常用電量,同時將光伏發電余量上網獲得節點分成收入;儲能柜業務主要通過直接銷售自主研發的儲能柜產品獲得收入。
科匯股份表示,2022年中國儲能并網規模達7.76GW/16.43GWh,但從應用領域分布看,用戶側儲能僅占總并網量的10%,隨著峰谷差價不斷拉大,限電危機不斷波及工商業用戶,工商業儲能風口到來。工商業側、家庭側儲能屬于輕量化儲能,盈利模式已經完善,市場前景確定性強。
據披露,科匯股份光儲一體化綠色電站業務,在手訂單即為綠色電站投資建設后的運營協議,截止到2023年3月末,已運營的綠色電站為6個;公司2022年度儲能柜業務已在2022年內完成收入確認,目前正與潛在客戶協商推進新訂單的簽署。不過,從金額來看,光伏儲能業務貢獻較低,2022年為129.25萬元,今年一季度為48.60萬元。
資料顯示,科匯股份上市發行價為9.56元/股,上市首日最高價為30.24元/股,上市首日收盤價為24.61元/股,但2022年至今的絕大部分時間里,科匯股份股價都在10元-20元之間寬幅震蕩。近3個交易日,科匯股份出現了10%以上的下跌,截至6月8日收盤股價為14.56元/股,市值為15.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