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6月9日,煙臺金泰美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泰美林,838194.NQ)的北交所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保薦機構為開源證券。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本次上市,金泰美林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2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1.32億元,主要用于年產10000臺(套)陶瓷閥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據悉,上述陶瓷閥項目實施后,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工業陶瓷閥門產品生產能力,突破目前公司面臨的產能瓶頸,并有助于公司把握鋰電能源市場機遇,進一步增強市場響應能力。
財務數據顯示,2020至2022年,金泰美林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09.36萬元、6080.24萬元、1.3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2.38萬元、905.29萬元、3436.98萬元,均呈大幅增長態勢。
2022年度研發投入同比翻番
6月3日,金泰美林向北交所報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報材料。6月9日,北交所正式受理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

金泰美林成立于1998年6月,注冊資本5293萬元,注冊地為煙臺市經濟開發區,2016年8月在新三板基礎層掛牌,2023年5月轉入創新層,實際控制人為金浩軍、李平夫婦。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李平直接持有公司36.84%的股份,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金浩軍直接持有公司5.89%的股份,同時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平擔任美泰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其通過美泰投資控制公司19.23%的表決權。總體來看,金浩軍、李平夫婦合計控制公司61.97%的表決權。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金泰美林在2022年曾獲評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和山東省瞪羚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特種陶瓷球閥、陶瓷調節閥及結構性陶瓷制品的研發、設計、生產與銷售,主導產品KOWOV系列陶瓷球閥、陶瓷調節閥獲得多項專利,具有耐腐蝕、耐高溫、抗高壓及耐磨損等特性,廣泛應用于環保能源、鋼鐵冶金、石油化工、礦山冶煉、造紙、煤化工、磨具磨料、多晶硅/有機硅等行業惡劣、苛刻工況下的流體控制。
2023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42.6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4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125.36萬元和1126.63萬元,均較上年同期有較大提升。“公司業績增長,主要系下游光伏硅料、鋰電新能源等客戶業務量持續增加,帶動本公司工業陶瓷閥門銷量進一步增長所致。”金泰美林有關人士介紹說。
公司致力于工業陶瓷閥門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與傳統金屬閥相比,陶瓷閥具有耐腐蝕、耐高溫、抗高壓及耐磨損等特性。國內市場工業陶瓷閥門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對公司研發水平、技術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研發費用來看,該公司比較舍得花錢。
2020-2022年度,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247.98萬元、300.50萬元和606.14萬元,2021年度研發費用小幅增長,2022年度研發費用增長較多。報告期內,公司直接人工費用分別為119.23萬元、187.20萬元和250.89萬元,該項費用逐年增加,系公司為了激發研發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提高研發人員薪酬待遇。此外,報告期內,公司直接材料費用分別為115.34萬元、104.54萬元和344.39萬元,2022年度該費用增加較多,系公司為保持行業內技術領先地位,滿足下游客戶新需求,進行了更多的前瞻性創新研究,研發項目由球閥類工業陶瓷閥門向非球閥類工業陶瓷閥門產品轉變,模擬工況下試用品消耗較多,導致研發材料領用增加。
國內尚無該細分領域上市公司
“我國工業控制閥門行業生產企業眾多,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行業內領先企業通過產品結構升級、技術創新等方式搶占中高端市場,而中小企業主要在產品價格方面展開競爭,導致行業利潤空間下降。”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目前,國內中高端閥門進口依賴度仍然較高,中高端閥門國產替代提升空間廣闊。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沉淀,金泰美林在眾多下游行業百余種惡劣工況下實現產品進口替代,為客戶的相關裝置提供了穩定、安全、高效的運行保障,促進了客戶的降本增效。

另有市場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目前,國內尚無以工業陶瓷閥門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與金泰美林業務與產品較為接近的以金屬閥門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主要有智能自控(002877.SZ)、江蘇神通(002438.SZ)、浙江力諾(300838.SZ)、紐威股份(603699.SH)、浙江控閥(A22386)等。國內的工業陶瓷閥門廠商主要有廈門勝中流體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天津市圣愷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等。
據金泰美林有關人士介紹,在國際上,能夠真正生產工業陶瓷閥門的廠家也很少,主要有日本的富士金“FUJIKIN”公司,德國的思瑞斯“CERA SYSTEM”公司,芬蘭的美卓“METSO”公司等。這些國外品牌生產工業陶瓷閥門的歷史相對較短,只是把工業陶瓷閥門作為金屬閥門的補充,滿足客戶基于特定工況的需求,市場范圍很窄、未形成規模,市場份額也非常小,大部分規格型號等都不齊全,不具備普遍的推廣性,同時價格昂貴。
資料顯示,工業控制閥門市場按技術可分為三個市場層次:低端、中端和高端工業閥門市場,不同層次競爭格局各不相同。低端市場主要產品為鑄鐵和青銅閥門;中端市場主要產品為適用于較寬松環境的碳鋼或不銹鋼閥門;高端市場的主要產品為適用于極端環境(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真空、有核等)的高端工業閥門,主要由特殊材料制成。該市場由許多細分市場組成,對閥門產品有嚴格的質量和技術要求,市場多為壟斷競爭的局面,利潤水平很高。隨著技術、工藝和材料的不斷提高,國內企業在高端閥門市場方面的競爭力已逐步顯現。
“公司的工業陶瓷閥門定位于第三層次的高端工業控制閥市場,主要應用于苛刻工況下的需耐腐蝕、耐磨損、耐高溫高壓的工業控制閥領域。在工業陶瓷閥門細分領域,公司產品在逸散性(低泄漏)控制、高溫高壓、耐腐蝕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水平。”金泰美林表示。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基于東莞信柏在陶瓷材料行業內的技術實力、產品質量、供貨穩定性及商業信譽度等均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金泰美林主要向其采購陶瓷件等相關產品。最近三年,公司向東莞信柏采購陶瓷件的金額分別為161.37萬元、305.07萬元和862.27萬元,占同類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43.96%、36.61%和46.97%。不難發現,該公司仍存在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