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世界銀行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下稱《簡報》)。其中指出,隨著服務支出的激增,在消費需求反彈的帶動下,預計2023年中國GDP將增長5.6%。這一預期值較世界銀行今年1月份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的4.3%,及4月份發布的《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的5.1%均顯著調升。
今年二季度以來,多家國際組織和機構均上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展現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如,6月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速由5.3%上調至5.4%;5月16日,聯合國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年中報告,將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由此前的4.8%上調至5.3%;5月2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中國經濟有望增長5.2%,較去年10月份時的預測上調0.8個百分點。
《簡報》顯示,隨著出行限制的解除和服務支出的激增,2023年一季度中國的經濟活動有所反彈,但4月份以來增長勢頭放緩,這表明中國經濟復蘇依然脆弱且有賴于政策支持。
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形勢,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盡管經濟復蘇的內生動力還不強,但總體來講,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三重壓力有所緩解,全年視角下GDP增速有望超過5%的增長目標。從節奏上來看,經濟增速可能會呈現“U形”,其中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