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6月30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工信廳獲悉,山東加快推動虛擬現實產業做大做強做優,聚焦平臺服務、智能硬件、場景應用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綜合發力,推動虛擬現實產業做大做強,到2025年虛擬現實全產業鏈規模將從600億元提升到1000億元以上。
據了解,2022年,山東省虛擬現實產業鏈200余家重點企業實現營收73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產業規模國內領先。抖音集團pico等31個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金額超過300億元,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濟南著手打造全國元宇宙產業高地和應用標桿城市。青島市建設了虛擬現實產業園區,重點引進一批虛擬現實終端設備、內容制作及應用服務等生態企業。濰坊市則啟動打造元宇宙技術創新與產業之都,建設“一區一園”,為Meta(臉書)、索尼等國際一流客戶提供整機產品服務。山東省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成立,行業龍頭引領抱團發展。
圍繞虛擬現實產業做大做強做優,山東從加強頂層設計、推進集群發展、完善產業生態體系以及培育平臺載體等方面,謀劃實施“一個行動計劃、一套政策措施、一個產業聯盟、一批行業應用、一個創新大會、一個國創中心”的“六個一”推進舉措。啟動實施“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形成以青島為中心、濟南濰坊煙臺威海四市聯動、其他市協同的“1+4+N”產業布局。印發“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重點圍繞優化產業布局、支持研發創新、培育優勢主體、加大推廣應用、強化人才引育、落實要素保障、加強組織實施7方面,提出13條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濟南市、青島市、濰坊市出臺多套推動虛擬現實、元宇宙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措施,省市聯動形成合力推動產業做大做強。
目前山東已累計發布虛擬現實優秀解決方案58項,持續壯大應用創新生態。統籌財政資金1770萬元,共支持10家虛擬現實公共應用體驗中心建設,涵蓋智慧黨建、智能制造、海洋科普、數字醫療、現代文旅、職業教育、能源化工等多個領域。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制造領域,通過虛擬現實與客戶遠程的運維指導,客戶服務的運營成本降低30%。在教育培訓領域,通過搭建全流程系列化的VR虛擬仿真系統,實現新員工、轉崗職工培訓,培訓效率提升50%以上。
在政策支持下,山東已擁有十余家專業從事虛擬現實領域的高端研發機構,國家虛擬現實制造業創新中心(青島)正式獲批組建,匯聚了國內虛擬現實產業零組件、整機、核心工具、內容應用、投資等全產業鏈環節的領軍企業和研究機構。依托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沉浸聲學、VR/AR專用開發引擎等技術全球領先,云渲染系統、實時光線追蹤算法等技術國內頂尖。通過打造全球領先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推動了“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完善了虛擬現實產業鏈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