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7月7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6月中下旬以來,濟南已經受多次高溫大負荷考驗,最高用電負荷攀升至909萬千瓦,達到今年最高負荷預測值1080萬千瓦的84%。為確保迎峰度夏電網運行無恙、電力供應無虞,國網濟南供電公司推出了12項具體保供舉措。
今年以來,濟南供電公司積極開展新能源發電并網“清風暖陽”服務行動,保障全市27座、32.5萬千瓦新能源及儲能項目全部按期并網。政企協同發揮本地電源電力保供“壓艙石”作用,配合市發改委與82座電廠共同制定“一廠一策”度夏保供穩發滿發方案,本地各類電廠累計頂峰出力能力提升40萬千瓦。多措并舉發揮外電保供“助推器”作用,持續加強向山東省電力公司匯報溝通,依托特高壓泉城變電站及全市6座500千伏變電站,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作用,最大限度利用華北及全省電力供應資源,確保外電入濟水平不少于300萬千瓦。
持續加大電網建設力度,累計完成投資15.91億元,新投運各級電網工程313項,全市新增供電能力203.78萬千瓦。持續強化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累計完成1600項電網設備檢修工作,全市36處電網運行方式已調整至最優,60個關鍵供電設備運行狀態良好。超前制定防汛抗臺等32項應急處置預案,全員以實戰狀態定期開展故障處置演練,確保突發情況快速響應、及時處置。
建強市縣兩級負荷管理中心,壓實需求響應50萬千瓦、負荷管理233萬千瓦能力,千方百計保障民生、公共服務和重要用戶用電,堅決不碰民生用電底線和拉閘限電紅線。持續打好空調負荷管理、客戶集中檢修、市場化需求響應等負荷管理組合拳,確保調峰效果最大化、經濟影響最小化。高質量推進新型負荷管理系統建設,著力打造全省首個負荷智慧管理國網示范區。分類施策推動居民、公共建筑、城市照明等重點領域節電,力爭居民節電參與率、月用電量降幅均達到5%以上,引導全社會節約用能、高效用能、綠色用能。
主動服務1686個省市重點項目,“一企一策”優化供電接入方案,實現機場改擴建等149個項目“無感知”接電。落實“有保有限”原則,全力保障重點項目“不限電”“不停電”。連續四年開展“四進送服務”大走訪,“三省”“三零”等辦電模式累計為超過4600戶企業節省辦電成本3.2億元。政企協同組建重要客戶用電安全隱患治理專班,發揮專業優勢協助客戶整治用電隱患159處,為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營造良好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