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7月19日,山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山東省首批“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和入庫培育名單的公示》,擬確定濟南章丘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大腦等16個項目為首批“產業大腦”建設試點,青島平度市化妝品制造(睫毛)產業大腦等16個項目入庫培育。
根據《山東省“產業大腦”建設工作方案(試行)》,山東將圍繞全省優勢產業鏈或產業集群,每個行業建設一個省級“產業大腦”,包括“產業大腦”算力調度平臺、數據匯聚平臺、算法開發平臺、服務開放平臺。到2025年共建設50個產業規模效益突出、數據資源體系完善、數據價值釋放程度高的行業“產業大腦”,其中2023年計劃培育15個左右。全省重點行業“產業大腦”建設完成后,匯聚形成一個山東工業經濟大腦。
山東省首批“產業大腦”揭榜掛帥榜單涵蓋機械、化工、輕工、紡織、電子、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等七大領域,涉及風能原動設備、海洋工程裝備制造、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等25個細分行業。
“產業大腦”申報須同時滿足產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突出、具備完善的數據資源體系、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揭榜單位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經營行為,在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未發生重大事故,信用狀況良好。
產業集群上一年度營業收入需要達到100億元以上;擁有健全的產業鏈條,鏈主企業帶動作用明顯,產業鏈銜接緊密;產業集群內企業有較強的成長性,擁有一批省級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等。擁有1個以上省級工業大數據區域中心、行業中心,或規劃建設不少于1000個機柜規模的大數據中心;建有公共數據倉、行業數據倉、企業數據倉,政府、行業、企業數據融合匯聚程度較高。
產業集群內產學研協同創新水平全省領先,擁有一批數字經濟領域高層次人才;具有不少于2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包括但不限于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等;鏈主企業擁有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產權,牽頭或參與制定有關行業標準。
山東省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對“產業大腦”實行動態管理制度,開展年度考核評估,考核產業大腦建設進度、建設成效等情況。對于考核評估結果欠佳的,提出限期整改;自獲得認定起滿兩年未通過考核評估的,取消“產業大腦”建設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