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7月20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東省公共機構將實施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工作方案,到2025年,山東公共機構年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263萬噸標準煤以內,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量同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5%、6%、7%。
根據工作方案,山東省公共機構碳達峰將實施六大工程22項重點任務。
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工程。加快公共機構煤炭減量替代,推動終端用能電氣化,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全省公共機構煤炭消費占比控制在5%以內,新建建筑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除特殊工作要求外,新能源汽車采購占比原則上達到100%。
實施綠色建筑工程。大力推廣綠色低碳建筑,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全部按照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在政府采購領域推廣應用綠色建材。推進既有建筑重點用能系統和設施設備綠色節能改造,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達到100%。建設智能建筑管控系統,提高用能管理精細化水平。
實施綠色低碳示范引領工程。持續開展節約型機關等創建活動,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加大綠色產品政府采購力度,擴大綠色產品采購范圍,促進綠色消費。推行綠色低碳辦公,加強節電、節水、節材等日常管理。推進單位內部區域綠化,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公共機構舉辦的大型活動要主動實施碳中和。
實施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工程。加快健全廢舊物品循環利用體系,推動電器電子產品、家具等辦公設備循環利用。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帶頭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常態化開展“光盤行動”,實施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
實施綠色信息工程。推動數據中心綠色化,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全部達到綠色數據中心要求。推進節能監管系統建設,著力構建能耗監管“全省一張網”。強化數字賦能,實行能源資源分戶分類分項計量,定期開展能耗統計分析,核算碳排放水平。
實施綠色低碳管理能力提升工程。開展綠色低碳主題宣傳活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健全完善以行政法規為核心、地方標準為支撐、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制度標準體系。積極應用市場機制,推廣能源費用托管服務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在推動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綠色低碳轉型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加快公共機構煤炭減量步伐,持續推進公共機構清潔取暖,實施“煤改電”等改造,逐步淘汰燃煤鍋爐,鼓勵公共機構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熱泵技術,滿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熱水需求,到2025年,全省公共機構煤炭消費占比控制在5%以內,實現縣城以上區域公共機構清潔取暖全覆蓋。
積極開展電能替代。推動公共機構供暖系統、制冷系統、蒸汽系統等用能終端實施電氣化改造,以電力替代煤、油、氣等化石能源直接燃燒和利用,提高辦公、生活用能清潔化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機構逐步以高效電磁灶具替代燃氣、液化石油氣灶具,探索建設全電廚房。到2030年,公共機構建筑電氣化比例達到30%,建筑用電占建筑能耗比例超過65%。
建設太陽能光伏項目。組織公共機構積極參與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建設試點示范,充分利用建筑屋頂、立面、車棚頂面等適宜場地空間,安裝光伏發電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公共機構建設連接光伏發電、儲能設備和充放電設施的微網系統。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可安裝光伏屋頂面積實現光伏覆蓋率達到50%。
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加快淘汰報廢老舊柴油公務用車,持續提升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到2025年,除特殊工作要求外,全省行政事業單位原則上一律采購新能源汽車。通過租賃社會車輛方式保障公務出行的,優先租賃使用新能源汽車。同時,公共機構內部停車場要配建相應比例的充電設施設備,鼓勵與社會共建共用充電基礎設施。
據了解,2022年全省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量與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2.16%、3.01%、2.45%、2.80%。全省82.7%的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建成節約型機關,超額完成國家《綠色生活創建行動總體方案》設定的70%的目標任務。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綠色化節能改造,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實施節能改造664萬平方米,新建太陽能光熱利用系統集熱器面積12.6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利用系統裝機容量5.3萬千瓦、地熱能利用系統裝機容量6.3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