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8月10日,深交所向東岳硅材(300821.SZ)下發關注函,針對公司將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情況,要求東岳硅材說明公司是否存在管理層控制、多個股東或股東與管理層共同控制情形等問題。
此前一天,東岳硅材披露,張建宏將以一致行動方式控制東岳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岳集團”)19.39%的表決權,與公司實際控制人傅軍持有表決權較為接近,進而使東岳硅材實際控制人由傅軍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張建宏一直是東岳集團的掌舵人,20世紀80年代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桓臺后,帶領企業從小變大、從弱變強。在東岳集團2007年港交所上市前,傅軍卻成了企業的實控人,張建宏則擔任董事長至今。在傅軍旗下新華聯破產重整之際,張建宏是否要通過增加股權的方式“回歸”,以對東岳集團施加更強的控制力,引人關注。
東岳硅材將無實控人
東岳硅材8月9日早晨披露,東岳集團的股東張建宏與另外兩名股東齊信投資管理(淄博)有限公司及Dongyue Wealth Limited達成協議,自2023年9月1日起,后兩者均以與張建宏一致的方式行使持有的東岳集團股權的表決權,合計表決權比例約為19.39%。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岳硅材2020年3月在創業板上市,而在2019年底,傅軍控制著東岳集團29.20%的表決權,張建宏方面僅有8.78%的表決權,但在東岳硅材上市后張建宏逐漸增加在東岳集團的表決權比例,截至目前為11.81%,而傅軍的表決權卻出現下降。
截至目前,傅軍通過新華聯國際控制東岳集團23.12%的股份,與張建宏方面9月1日后擁有的東岳集團19.39%表決權比例較為接近,而其他股東持股比例較為分散,任一股東均無法對東岳集團股東大會決議產生重大影響,均不能通過實際支配的股份表決權決定其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任一股東均不能單方面控制東岳集團的經營決策。
東岳硅材表示,由于東岳集團全資控股東岳氟硅科技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693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57.75%,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因此,自2023年9月1日起,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由傅軍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上市公司是獨立的個體,具有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實際控制人的變化其實不會影響公司的生產、經營。”濟南一私募基金投資經理馮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張建宏逐漸“回歸”
公開資料顯示,東岳集團創建于1987年,總部位于淄博市桓臺縣,主要從事新型環保冷媒、含氟高分子材料、有機硅材料、氯堿離子膜和氫燃料質子交換膜等的研發和生產,掌握了大量全球領先的技術,建成了全球一流的氟硅材料園區和完整的氟硅膜氫產業鏈和產業群。
Wind數據顯示,東岳集團近兩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2021年和2022年營業總收入分別為158.47億元、200.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48%、26.43%;凈利潤分別為20.75億元、38.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70%、85.82%。
據媒體報道,張建宏20世紀80年代從部隊轉業回到桓臺后,從一家國有企業淘汰的舊設備起步,帶領企業艱苦創業、堅持自主創新,使東岳集團成長為中國氟硅行業龍頭企業。
此前多年,東岳集團都是中國民企500強榜單中的常客,張建宏作為山東響當當的民營企業家,榮獲全國工商聯于2018年10月授予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稱號、在全國工商聯第十一屆執行委員會中,張建宏還曾當選副主席。
令人略感詫異的是,在東岳集團2007年港交所上市前,傅軍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張建宏則一直擔任著董事長職務。而在此前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東岳集團有關人士表示,企業的決策一直都是張建宏方面做出的,其一直掌控著企業的發展。
而在這次增加在東岳集團表決權之前,張建宏已在逐漸增加對東岳集團下屬企業的控制力。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2年7月28日,東岳集團全資控股的東岳氟硅科技集團與淄博齊魯基石創業投資合伙企業(下稱“齊魯基石創投”)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5.38億元的價格向后者轉讓3433萬股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岳未來”)的股份。
據悉,齊魯基石創投由張建宏控制,此次轉讓前,東岳集團方面合計控制東岳未來35.17%股權并為單一最大股東,張建宏控制約26.19%股權;轉讓完成后,張建宏將控制東岳未來36.19%的股權,東岳集團方面的股權比例將降至27.27%。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東岳未來主要從事氟化質子交換膜、其關鍵原材料及衍生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入選山東省工信廳組織的2022年度山東獨角獸企業認定名單。據悉,東岳未來2020年10月進入IPO輔導期,由中信建投證券進行輔導工作,2022年4月底輔導工作完成,隨后被山東證監局驗收通過,其2022年6月30日的估值為68.04億元。而在股權變動后,東岳未來決定延遲上市進程以進一步符合相關要求。
東岳硅材上半年大幅虧損
針對東岳硅材實控人將出現的變化,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公司向相關方核實并說明,上述一致行動協議簽署的主要背景、協議的主要內容、一致行動期限,公司主要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是否存在其他有關公司經營管理及內部控制的相關安排,公司主要股東是否存在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意向,是否存在其他一致行動關系或利益安排等。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東岳硅材是我國有機硅行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現已建成并運營三套有機硅單體生產裝置,具備年產60萬噸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能力。但公司近兩年業績持續下滑,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7.34億元,同比增長55.40%,但歸母凈利潤為5.11億元,相比2021年的11.51億元下滑55.58%。
2023年上半年,東岳硅材業績繼續走低。據業績預告顯示,東岳硅材上半年主要產品的產量和銷量有所增長,但是由于產品售價及毛利率大幅下降,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2.47億元-27.2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73億-2.10億元。
東岳硅材表示,光伏、新能源、5G、特高壓等新興產業的高速發展為有機硅產業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公司將依托現有產能、產業鏈優勢,加快布局開發下游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鞏固和提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和行業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