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主要股指明顯回調,不過隨著其逐步接近震蕩區間的下沿,疊加海外加息預期穩定、國內經濟韌性強等因素,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后市下行風險有限,政策密集釋放期配置機會凸顯。對于具體布局方向,有業績驅動、業績拐點預期的硬科技、性價比已凸顯的消費板塊以及紅利低波資產均值得投資者關注。
臨近震蕩區間下沿
經歷階段沖高后,上周A股市場主要股指迎來集體回調。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下跌3.01%、3.82%和3.37%,上證指數失守3200點關口。北向資金的大幅流出也吸引市場關注,上周凈流出規模累計超過255億元。
盡管市場交投情緒有所降溫,但從當前多數券商機構對后市走勢的判斷看,市場整體上并不十分悲觀。在華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鄭小霞看來,今年以來的市場下沿仍存在關鍵性支撐,即海外加息預期穩定、經濟韌性強等,在當下市場已臨近震蕩區間的下沿時,不必再過度擔憂繼續大跌。“市場期待更大力度的政策落地,在此之前預計市場仍然延續磨底蓄勢狀態。”
在中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看來,當前市場依舊處于對于后續政策預期的博弈行情中,板塊行業輪動較快。但往后看,貨幣環境有望迎來進一步寬松。政策密集釋放期,市場下行風險有限,配置機會凸顯。
結合過往歷輪牛市底部情況,西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易斌認為,從政策頻出到市場預期全面扭轉非一蹴而就,市場在經濟數據短期偏弱與政策提振中期預期中來回搖擺,導致市場波動加大。就當前而言,政策條件初步具備,仍需耐心等待流動性和基本面驗證,市場短期上行動力趨弱,后續貨幣環境改善可能是扭轉市場情緒的關鍵。
就基本面而言,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弛結合此前A股上市公司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表示,57%的企業盈利較一季度繼續提升,這有利于進一步夯實市場關注的盈利底。盡管張弛認為其難以支撐A股走出較大行情,但從配置角度出發,依然可以透過中報數據挖掘景氣處于上行趨勢、形成向上拐點的行業。
關注三大領域
當下哪些行業板塊值得關注?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市場對政策的關注度明顯上升,當前應關注兩大方向,即擴大國內需求以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擴內需方面,消費板塊的性價比凸顯,其中醫藥生物各板塊盈利有較大邊際改善;現代產業體系方面,建議從政策和技術端關注數字經濟業績釋放的方向。
從短期機會和中長期布局出發,鄭小霞建議后市可關注四個方向:“一是景氣指標和預期轉向積極的板塊,圍繞部分品種價格出現顯著上漲的基礎化工、農林牧漁,以及業績提振下信心恢復的食品飲料進行配置;二是‘中特估’主題投資下,受‘一帶一路’帶動的建筑裝飾央國企;三是泛TMT板塊當下具備較好的布局價值,中長期看,電子、通信配置價值凸顯;四是估值底部已經明確的醫藥生物板塊。”
對于硬科技方向,張弛建議重點配置五大細分領域:“一是汽車尤其是智能汽車及無人駕駛賽道的確定性機會;二是AI依然有機會,看好傳媒;三是醫藥生物板塊,其或受益于美國利率中樞下行以及國內消費復蘇預期;四是機械自動化(包括機器人、工業母機等),受益于行業景氣周期筑底回升;五是電力設備有望反彈,包括大型儲能、充電樁、電網、光伏等未來仍具成長性。”
在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看來,盈利穩定且抵御市場波動能力較強的紅利低波資產仍是值得重點關注的品種,且當前紅利低波資產股息率處于歷史較高水平,作為優質短久期類債資產,其本身也具備較高配置價值。建議可重點關注石油石化、運營商、保險、電力和交運等板塊;此外,港股電信運營商、能源、公用事業等領域的優質央國企龍頭也具備較強的高股息配置價值。(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