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不少小伙伴在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網約車“一口價”,因為比預估價便宜一些,而且即便途中出現堵車延時的情況也無法加價。這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出行成本。
然而,近日浙江杭州擬嚴禁網約車低價行為,引發了爭議。

據浙江省統一政務咨詢投訴舉報平臺網站“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8月9日消息,針對網民關于“取消網約車‘一口價’訂單”的建議,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答復稱,將聯合市交通局、稅務局等部門,擬于8月中旬召開在杭網約車公司參加的價格政策告誡會,將責令網約車公司(平臺)嚴格執行備案價,取締“一口價”“優惠價”等價格。
一位網約車司機留言投訴稱,“一口價”訂單價格低、破壞市場運價體系,而且還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濟南網約車司機周運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一口價”模式不同于快車的正常收費模式,后者包括里程費、市場費等。
在周運勇看來,“一口價”模式相當于特惠車的存在,并且價格是固定的。“對我們司機來說,‘一口價’意味著客單價下調、收入降低。”
因此,諸多網約車司機對于“一口價”和“特惠價”均報以消極態度。“這種單我們一般都不搶,但會被平臺派單。”周運勇說。
經濟導報記者在濟南街頭隨機采訪了近30位市民,詢問出行時是選擇網約車還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時,大多數年輕人選擇網約車,年齡稍大一點的會選擇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但特殊情況下也會選擇網約車。而選擇網約車,大多數會選擇“一口價”模式,特殊情況下也會選擇其他模式。“選擇‘一口價’是最合適的,不管司機怎么走都是一樣的價格。”市民張愛霞表示。
實際上,除杭州外,全國還有多個城市也要求取締“一口價”模式。
5月下旬,東莞市交通運輸局在東莞市出租車行業協會,對13家網約車平臺進行了“關于規范網約車聚合平臺、網約車平臺價格管理”的警示性約談。
7月19日,石家莊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發布通,對各網約車平臺提出三點要求。其中的第一點就是,各平臺不得以“一口價”“特惠價”“高額補貼”等低于巡游出租車價格的運價營銷方式經營,取消相關產品,合理確定網約車運價。
7月底,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將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對網約車平臺優惠、打折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立案調查。針對部分網約車平臺和聚合平臺通過“一口價”“特惠價”等低價營銷及抽成比例高,司機收入難以保障的問題,要求網約車平臺、網約車聚合平臺要落實明碼標價,不得以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擾亂市場秩序,落實調價備案、公告要求。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將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將對網約車平臺優惠、打折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立案調查。調查屬實的,予以約談、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依法嚴厲處罰。
此外,近期合肥市也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網約車聚合平臺不得干預網約車平臺公司價格行為,如主導不同網約車平臺公司開展統一標準的“一口價”活動,不得直接參與車輛調度及駕駛員管理。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不得侵害乘客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有為排擠競爭對手,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運營擾亂正常市場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等不正當價格行為,不得有價格違法行為。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在市場不景氣以及內卷的市場競爭背景下,通過價格優惠是刺激用戶消費的有效手段。降價是一種調節手段,但不是一種長期可持續的方式。網約車平臺調低計費方式,首先會造成網約車司機的不滿情緒,打擊司機的積極性。此外,如果多個網約車平臺相繼調低計費方式形成長期性的競爭,不利于市場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