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8月16日早盤,作為ChatGPT概念股的神思電子(300479.SZ)股價大幅下挫,盤中最大跌幅達到10.99%,或許與上半年業績大幅下滑有關。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神思電子致力于成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但何時能在業績端有所呈現,仍有待觀察。
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16日上午,神思電子股價最低跌至17.32元/股,創出今年2月以來的新低,業績大幅下滑帶來的沖擊不可小覷。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神思電子業務主要聚焦于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慧醫療和身份認證等方面,硬件產品包括身份證閱讀機具、行業應用多功能終端、銀醫自助設備、虛擬服務機器人以及各類功能模塊(邊緣計算模組、聚合支付、嵌入式身份證閱讀)等,軟件產品包括接口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算法軟件、平臺軟件等。
15日晚披露的半年報數據顯示,神思電子2023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15160.50萬元,去年同期為17366.74萬元,同比減少12.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2.48萬元,去年同期為-1093.33萬元,同比減少96.87%。
具體來看,2023年上半年,神思電子智慧城市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894.0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0.77%;身份認證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22.5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4.54%;智慧醫療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243.8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6.90%。
“是因為部分項目尚未達到驗收條件”,對于營收和凈利下滑的原因,神思電子工作人員16日向經濟導報記者解釋說,“持續的研發投入”也影響了公司業績。據了解,神思電子上半年研發投入為3019.48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85%,主要系人工成本增加。
人工智能業務受關注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神思電子在從事身份認證業務的過程中一直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的進展,2007年開始人證同一驗證的技術研究,2011年人證同一身份核驗設備開始商用;2015年創業板上市后,公司確定了“從身份認證到智能認知”的升級戰略,2016年開始聚焦AI產品與AI云服務解決方案的開發。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3年上半年,神思電子獲得專利授權14項,其中人工智能相關發明專利授權12項;入選山東省應急管理廳、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技術裝備供應商;山東省人工智能協會“山東省人工智能領航企業”;公司研發的“政務行業智能咨詢解決方案”入選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神思電子表示,公司以身份認證業務為切入點,在行業內率先進入人工智能領域;已進入人工智能云服務方案、產品推廣階段,部分方案在目標細分行業處于優勢地位。
據披露,神思云腦認知計算平臺支撐的智能視頻監控、智慧園區、智慧餐飲、智慧營業廳等多項AI云服務綜合解決方案陸續商用,神思云腦完成客戶側云部署產品化,使公司人工智能場景化應用落地優勢進一步凸顯。
具體來看,神思電子智慧園區、智慧餐飲解決方案通過華為兼容性測試,加入鯤鵬生態;智能視頻監控方案邊緣計算模組完成華為Atlas人工智能計算平臺Atlas500兼容性測試,加入昇騰生態;智慧餐飲解決方案通過長城服務器(擎天DF720)及終端世恒DF7系列兼容認證要求,加入長城信創生態,為客戶提供自主可控的技術服務。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受益于1月份AI概念的火熱,神思電子股價曾在1月下旬短短七八個交易日內上漲超過50%,股價最高達到27.10元/股。不過,沒有業績的支撐,股價也難以長久維持強勢,截至8月16日午盤,神思電子股價為18.09元/股,下跌7.14%,市值約為35.6億元。
神思電子則表示,公司在保持傳統身份認證業務穩定的同時,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在人工智能領域追求不斷快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