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再放“大招”。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電視會議,研究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關工作。此次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
“此次會議信號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確保金融活水量增、面廣、價優、長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促進市場回暖。”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融資政策研究所所長遲泓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力度要夠’,表明未來信用會進一步放寬;‘節奏要穩’,強調金融供應會保持一定平衡,不會過急或過緩;‘結構要優’體現金融支持仍然發力重點領域,支持經濟結構優化;‘價格要可持續’則意味著對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關懷,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有利于市場主體投資需求的釋放。”
會議強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要可持續。主要金融機構要主動擔當作為,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國有大行要繼續發揮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適當引導平緩信貸波動,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的穩定性。要注意挖掘新的信貸增長點,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要繼續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規范貸款利率定價秩序,統籌考慮增量、存量及其他金融產品價格關系。發揮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切實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
寬信用信號釋放,8月21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應聲而動: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4.2%。1年期LPR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政策利率下調帶動本月1年期LPR下降,將有效帶動實際貸款利率下行,降低融資成本,進而支持信貸需求回升,增強消費和投資增長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