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經濟大盤上,穩增長從宏觀出發落于實體經濟“細微”之處。8月25日,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了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筑行業、鋼鐵行業的主要目標。
根據以上《方案》部署,2023年,鋼鐵行業供需保持動態平衡,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行業研發投入力爭達到1.5%,工業增加值增長3.5%左右;石化化工行業保持平穩增長,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不含油氣開采)主營業務收入達15萬億元,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化肥產量(折純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
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小目標,這些小目標,都是穩增長穩預期的細微體現。回看2023年的經濟工作,穩增長一直處于首要位置,“穩”字當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7%(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工業增速回升,得益于一批穩經濟政策落地以及各地支持制造業當家等政策舉措出臺實施。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工業經濟發展中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比如,需求不足、部分行業效益下滑等。激發工業經濟的韌性、活力,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鋼鐵、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理應“挑大梁”。
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制造業企業的改造升級,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轉型,新場景、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給傳統實體企業的“穩”進之路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政策意在直面挑戰帶來行業改變。
例如,按照上述《方案》部署,鋼鐵行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工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建材行業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有色金屬行業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
綜觀這些小目標,帶來的將是行業投資和消費端口的變局,尤其是在豐富優質供給、激活釋放消費潛力上,上述《方案》著力于應用端,政策落地,可以預見,質優的工業好品將會帶來消費升級、百姓生活品質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