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濟南 臨沂報道
近日,第四屆山東體博會在臨沂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第四屆中國體育智能制造創新大賽(下稱“智能制造大賽”)同期舉辦。
打造體育制造創新創業知名IP,智能制造大賽已經成為聚集、引領中國體育智能制造頭部品牌和項目的“風向標”。
完備產業鏈拉動行業匯聚
在體育產業的賽道上,山東跑出“加速度”。近日,在山東體育強省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山東體育強省建設亮出了“成績單”。山東省體育市場主體突破4.3萬家,居全國第2位;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3712.69億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升至1.68%,居全國第三位。2015年至2021年間,山東體育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14.90%,為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體育貢獻。

從產業鏈入手,將中國體育制造優勢產業進行細分,大賽設置智能5G類、健身器材類、智能穿戴類、戶外用品類、數字體育類等多個賽道,2023年大賽報名項目159項,經過初審93個項目進入決賽階段。
為鼓勵和吸納更多體育智能制造領域的優秀項目申報、亮相、參賽,本屆大賽特別將優秀獎的名額從往屆的10個擴充至30個。
最終,來自寧波的易力加運動科技有限公司憑借“PAMFA數字化體能管理系統項目”攬得本屆大賽最為矚目的特等大獎。“PAMFA數字化體能管理系統是一個集數字化訓練、智能化場館管理、數據化管理于一體的智能平臺,可以實現人、數據、設備三者聯動,在數字化訓練的同時記錄每個運動員的所有體能相關數據,且歷史可追溯。同時,還能根據訓練階段智能分析運動員水平,并就體能測試提出相應建議。”易力加運動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山東體育產業在行業內已經亮出響當當的招牌,作為寧波企業,希望能夠與山東體育制造產業鏈結合,在數字化訓練系統領域繼續深耕。
“專精特新”企業
引領高質量發展
鼓勵和引導體育產業企業特色化發展、專業化運營、精細化管理,攪動體育產業智能制造一池春水,“專精特新”企業貢獻頗大。

數家體育領域的“專精特新”企業在智能制造大賽中帶來了新的科研成果。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瑞豹在碳纖維自行車車圈、車架、車座制造等方面擁有多項自主創新技術。瑞豹帶來了首款全國產高性能公路自行車——使用了“冰裂紋”涂裝的ROBIN RS知更鳥系列進階綜合型公路車,以及能裝配公路變速傳動系統的山地車,并發布了電助力自行車系列產品。
瑞豹品牌相關負責人給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近兩年國內“騎行熱”帶動了中高端自行車市場快速發展,瑞豹擴建了生產線、推出智能化生產項目。面對影響行業發展的供應鏈問題,瑞豹以自制為解決辦法,依托自身研發以及市場需求推出了MVMT品牌,包含車把、牙盤、輪組等一系列產品。“我們從第一屆開始就跟隨著大賽一起成長,通過智能制造大賽的展示,我們從技術創新、行業專家處獲得了很多新思路,提升了產品的易用性和整合度,可以說大賽與產品是互相賦能的。”

賽事執行單位山東樂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譚旭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體育智能制造創新大賽和傳統意義上的創新大賽最大的不同就是,從創立之初就規定參賽項目必須具備實物展示的條件,并且對于產品的專利情況也有明確要求,甚至絕大多數參賽項目已經經過了市場的檢驗和驗證。這樣的要求相當于對項目進行了初步篩選,高品質的項目讓資本、創投等都在等待大賽,等待項目。”
目前,山東共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607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56家,數量分別排在全國第一位和第三位。從政府到行業再到資本都在聚焦“專精特新”企業成長,體育智能制造領域同樣期待更多“專精特新”企業的涌現。將真正高品質、高質量、具備增速潛力的產品、項目和企業挖掘出來,智能制造大賽下了這樣“一盤棋”。
“一站式”串聯
打造優質平臺
四年來,中國體育智能制造創新大賽與山東體博會相伴相生、互為促進。借助獨到的展會優勢資源和期間高規格、多形式的配套活動,智能制造大賽已不僅是一場傳統意義上的比賽。追逐獎項早就不再是參賽方前來的唯一目的。經過四屆演變,智能制造大賽已成為一個功能多樣的優質平臺,幫助創業項目檢視自身成果,提升項目負責人自身視野,借鑒和學習同行先進理念,更可以幫助促成項目成果的轉換和落地,讓產品攜手共贏的“伙伴”、找到靠譜的“娘家”。
獲本屆大賽金獎的赫墨斯乒乓球智能直播系統項目就是一個生動的實例,其項目負責人是央視前主持人、現北京凱利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宏。據了解,赫墨斯乒乓球智能直播系統項目在大賽現場進行路演和展示時,被多家賽事主辦方和賽事運營公司“相中”,達成了多個合作意向。
譚旭表示,隨著辦賽的深入,創新大賽整合資源、牽線搭橋的功能越發凸顯。特別是本屆大賽期間,增加了體育產業投融資對接會,進一步補強了大賽的投融資對接功能。“通過賽事讓更多資本關注到好的項目和產品,讓其盡快產生社會效益,實現雙融互促、互利共贏,真正推動大賽走得更深、更遠。”

據了解,本屆大賽外延出更多功能和內涵,來自山東省外的參賽單位數量有了顯著提升,不少企業來自廣東、福建、浙江等體育制造業先進省份。
“資本、行業頭部企業的嗅覺是最靈敏的,哪里有機會就往哪里集聚。同樣,南方省份的制造業企業選擇大賽平臺匯聚山東,也是因為看重山東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的關鍵期、機遇期、黃金期。”山東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