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稅部門宣布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同時,8月27日晚,證監會圍繞合理把握融資節奏、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公布了一系列“硬核”舉措,綜合施策,協同發力,進一步表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堅決態度。
專家認為,前期證監會提出的一攬子政策安排將加快出臺、加緊落地,后續還會看到更多積極舉措推出,形成有力活躍市場、提振信心的“連環招”“組合拳”。
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
實現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需充分考慮投融資兩端的動態積極平衡。沒有二級市場的穩健運行,一級市場融資功能就難以有效發揮。證監會表示,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作出六項安排。
具體來看,證監會明確,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證監會同時表示,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舉措呼應了證監會有關負責人8月18日作出的相關表態。彼時,該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始終堅持科學合理保持IPO、再融資常態化,同時充分考慮二級市場承受能力,加強一二級市場的逆周期調節,更好地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系列舉措規范股份減持
近期,市場對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行為較為關注。充分考慮市場關切,證監會就進一步規范相關方減持行為,作出系列要求。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同時,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證監會還透露,正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記者注意到,證監會有關負責人8月18日答記者問時已介紹,“下一步,證監會將持續做好減持監管工作。”該負責人表示,大股東、董監高是上市公司的“關鍵少數”,在公司經營發展、治理運行中負有專門義務和特殊責任,應當切實維護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
適度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
近年來,融資融券業務穩健運行,投資者理性交易和風險防控意識明顯增強。證監會介紹,為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更好滿足投資者合理交易需求,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已發布通知,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此調整將自2023年9月8日收市后實施。
截至2023年8月24日,場內融資融券余額15678億元,保證金比例維持較高水平,業務整體風險可控。證監會表示,在杠桿風險總體可控的基礎上,適度放寬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盤活存量資金。
證監會強調,此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投資者不必了結存量合約即可適用新的保證金比例。證券公司可綜合評估不同客戶征信及履約情況等,合理確定客戶的融資保證金比例。
國泰君安研究所金融組組長、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利于促進融資融券業務功能發揮,更有利于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特別是此次調降同樣適用于存量融資交易,將更大范圍惠及投資者。
“此項政策是落實證監會近期發布的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安排的舉措之一。這表明一攬子政策已進入集中落地實施階段,后續市場還會看到更多積極舉措。”劉欣琦說。(來源: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