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A股上市公司2023年半年報的披露即將收官。梳理山東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表現,其中一個關鍵詞不容忽視,那就是“并購”。
今年上半年,涉及山東上市公司的并購案不鮮見。其中,山東能源集團入主齊翔騰達(002408.SZ)、山東黃金(600547.SH)控股銀泰黃金(000975.SZ)、兗礦能源(600188.SH)收購山能集團旗下權屬公司等備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日前表示,將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IPO節奏收緊后,并購交易可能會有所增長。”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隨著注冊制落地,過往套利性交易邏輯或逐步過渡到以產業為基礎的并購邏輯,“上半年山東等地上市公司發生的并購事件,也大多遵循產業整合邏輯。”
山能再添化工板塊“翅膀”
6月7日,山東能源集團在淄博市舉行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山東能源集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山能新材料”)正式接收齊翔騰達,這標志著山東能源集團對齊翔騰達進行實質管控,山東能源集團新材料產業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梳理相關公告,山東能源集團重整齊翔騰達是在2022年11月,根據彼時齊翔騰達披露的重整計劃,雪松實業集團持有的齊翔集團80%的股權將讓渡予重整投資人山能新材料。今年3月24日,山能新材料作為重整投資人,向齊翔騰達除淄博齊翔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外的所有股東發出全面要約收購。最終在要約收購期限內,有1963個賬戶、共計2.07億股股份接受收購人發出的要約。4月26日,要約收購實施完畢,齊翔騰達正式納入山東能源集團新材料產業“大棋局”。

據悉,山東能源集團主業布局6大領域——礦業、高端化工、電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物流貿易。而齊翔騰達的業務與山能集團有很強的互補性,這也是山能集團看好齊翔騰達的重要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齊翔騰達成立于2002年1月,位于淄博,是全球產能最大的甲乙酮和順酐生產企業之一。近年來,公司已實現對“碳四”原料各主要組分的充分利用,并延伸至“碳三”產業鏈。此外,公司還涉足了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降解塑料和氫能源領域。2016年被雪松控股收購后,齊翔騰達的業務拓展并未止步,其身影相繼出現在多個熱門投資領域。
“A并A”熱度不減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進以及產業結構升級推進,今年以來,A股市場并購重組愈發活躍。一方面,產業化并購的邏輯持續加深,尤其醫藥、半導體等熱門賽道并購活躍,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創新型并購案例不斷涌現,“A并A”案例熱度不減。比如,建發股份擬控股美凱龍、山東黃金擬控股銀泰黃金、神州數碼收購山石網科等案例陸續啟動、平穩推進。其中,山東黃金欲以127.6億元收購銀泰黃金,成為百億級并購事件之一。
2022年12月12日,銀泰黃金和山東黃金雙雙公告稱,銀泰黃金實控人沈國軍、控股股東中國銀泰已同山東黃金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前者擬將所持5.81億股銀泰黃金股份以不超過130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后者。2023年1月20日,山東黃金與銀泰黃金簽署關于該次交易的補充協議,確定交易以銀泰黃金股價為基礎,在盡調基礎上,充分考慮銀泰黃金資源儲量、生產經營狀況、探礦前景以及控制權交易等因素后,將交易價格最終確定為127.6億元,溢價率約48%。

今年7月20日,銀泰黃金公告稱,目前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山東黃金,實控人為山東省國資委。山東黃金有關人士介紹,公司7月20日拿到了中證登深圳分公司出具的證券過戶登記確認書,完成了對銀泰黃金20.93%股權的收購,拿到了控制權。此前,該公司還在二級市場增持了部分股份,目前對銀泰黃金的持股占比為23.09%,成為其控股股東。
山東黃金之所以收購銀泰黃金,一是看好其未來發展,對其資源儲量比較有信心,未來也會在銀泰黃金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做增量;二是銀泰黃金是一家深交所上市公司,可以為公司帶來一個新的上市平臺,有助于今后的資本運作。
“IPO與并購重組本質都是完成證券化的過程。在全面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愈發成熟,并購將逐漸成為企業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工具。今年以來A股并購市場回暖,以產業整合為核心邏輯的交易案例比之前明顯增多。”嚴鵬說,“雖然并購潛在資源愈發豐富,但并購要基于公司發展戰略、合適的時機、合適的標的進行,不應為了并購而并購。”
并購市場有望逐步活躍
6月30日,兗礦能源股東大會通過了《關于收購魯西礦業51%股權和新疆能化51%股權的議案》,這標志著魯西礦業、新疆能化成功實現了間接上市,也意味著山東能源集團資產證券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
根據議案,兗礦能源將收購控股股東山東能源集團旗下兩家公司51%的股權,共需要支付收購款264.31億元。其中購買魯西礦業51%股權,兗礦能源需支付轉讓款183.19億元;收購新疆能化51%股權,兗礦能源需支付81.12億元。

在股東大會召開前幾日,兗礦能源相關負責人回應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時,專門解釋了投資者關心的市盈率問題。其表示,不應使用二級市場的市盈率倍數來衡量交易定價,一是此次交易是收購優質資產和成熟在產礦井的控制權,實現收益流入并表,控制權并購與財務投資的差別顯而易見;二是標的資產的未來盈利有足夠保障,能夠立竿見影貢獻凈利潤和現金流,與二級市場股票交易需承擔虧損風險相比也顯著不同;三是影響資源估值的因素,除了凈利潤外,還包括開采成本、資源儲量、運輸距離、開采條件等諸多因素。
事實上,除了上述并購案例以外,到目前,魯股并購行動仍在繼續。比如,蔚藍生物(603739.SH)8月17日公告稱,公司日前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相關議案,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9180萬元收購秦偉、秦啟龍、張小東、陳強、青島聚潤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青島格潤普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計持有的青島潤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潤博特”)51%的股權。公司于8月16日收到潤博特的通知,潤博特已辦理完成本次收購相關的工商變更手續。這是魯股并購的又一成功案例。收購潤博特,有利于蔚藍生物補強制劑業務,進一步挖掘新賽道潛力。
“本次并購符合公司發展戰略,豐富了公司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了公司動物大健康系統。”蔚藍生物證券事務代表游淑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據悉,潤博特與蔚藍生物有明顯的市場資源互補優勢,蔚藍生物平臺的服務優勢也將與潤博特共享,基于協同效應,將產生更多的市場價值。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可通過并購重組進行產業擴張,尋求第二增長曲線;另一方面,IPO節奏收緊時,并購基金的退出功能或隨之“放大”。上述受訪人士皆認為,隨著IPO節奏階段性收緊,并購市場有望溫和起量,逐步活躍,而并購事件或更多地遵循產業整合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