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延續、優化、完善減稅降費政策,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稅費優惠政策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內容,也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今年以來,財政部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斷加大宏觀政策支持力度,按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準、更可持續”的要求,延續、優化了一批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研究出臺了一批針對性強的新措施,并且積極謀劃了一批儲備政策,著力系統打出一套稅費政策組合拳,實打實支持企業紓困發展。主要聚焦在七個方面。
第一,聚焦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主要有三項:一是在優化、完善的基礎上,將涉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到期稅費優惠政策統一延續到2027年底,進一步穩預期、強信心。二是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減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減輕用人單位負擔。三是從財政資金引導、保障融資需求、政府采購政策、扶持穩崗就業這些方面,進一步強化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支持。
第二,聚焦促增收、擴消費。主要是三點:一是提高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子女教育、贍養老人三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二是延續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三是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等優惠政策。切實減輕居民稅收負擔,增強居民消費能力。
第三,聚焦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重點是聚焦研發投入、創業投資、研發設備、重點產業鏈、鼓勵創業創新五個方面,延續和優化完善多項稅收優惠政策。比如,提高相關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并且將這項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延續實施創投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夯實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第四,聚焦支持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三項政策:一是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優勢。二是延續實施民用航空發動機和民用飛機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出臺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政策,推動先進制造業升級發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第五,聚焦促進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延續滬港通、深港通和基金互認、支持貨物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創新企業存托憑證、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對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第六,聚焦推動穩外貿、穩外資。有三點:一是延續實施服貿會進口展品稅收政策,支持辦好服貿會等重大展會。二是延續實施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支持外貿企業通過新業態、新模式拓展銷售渠道。三是延續外籍個人津補貼免稅和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營造吸引外資和境外人才來華工作的良好政策環境。
第七,聚焦支持防范化解風險。一是延續實施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債權以物抵債增值稅差額征稅、契稅、印花稅等稅收優惠政策。二是完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管政策和征收方式,由一次性繳清調整為逐年繳納,大幅降低企業支付壓力,促進礦產行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延續煤炭充填開采資源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
七個方面政策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注重政策連續性。今年以來,延續的稅費政策項目多,涉及領域廣,延續時間長,契合企業期待,把該延續的政策及早確定、對外發布,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為企業安排好投資經營活動創造穩定政策環境。
二是注重前瞻性。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運行態勢,強化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研究,把握好政策出臺時機、力度和節奏,充分發揮好稅收調控作用。
三是注重精準性。聚焦經濟運行中的難點重點,從提高供給質量和擴大有效需求雙向發力,統籌兼顧、注重實效,突出對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
四是注重協同性。財稅政策與金融、產業等其他宏觀政策密切配合、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推動形成穩定可預期的宏觀政策環境。(來源: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