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
A股市場并購重組事件的增多,在反映活躍資本市場各項政策逐步顯效之外,也凸顯了上市公司借此做優做強的決心和野心。
9月以來,中基健康、廣西能源、德馬科技等16家上市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公告;截至9月6日,今年已有177家上市公司披露重大重組事件公告,遠超去年同期數量。
并購重組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與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推進密切相關。今年以來,事關并購重組的政策暖風頻吹。比如2月公布的全面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完善和重構了并購重組的各層級制度體系,包括精簡優化發行條件、細化操作規則、增加制度包容性等;8月公布擬延長涉及發行股份重組項目的財務資料有效期,調整為“6個月有效期+3個月的延長期”等;近期還提出“深化并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完善‘小額快速’等審核機制”“推動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整合力度”等舉措。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系列措施有助于上市公司加快重組進程、降低重組成本、提高重組效率,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質增效、做優做強。而從更高層面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逐步回歸于服務業務發展,而不是資本市場套利的邏輯,使得真正具有協同效應和產業整合的并購重組更被市場看好,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提高市場活躍度。
從實際情況看,今年以來,“A并A”、百億元大手筆收購不斷涌現,“分拆+借殼”等新型并購重組交易接踵而至,并購重組效率和質量有所提升,上市公司整合步伐加快。僅從山東情況看,兗礦能源并購魯西礦業、新疆能化金額達到264億元,山東黃金收購銀泰黃金成為山東國企“A并A”最新案例。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同類業務整合、產業轉型、盤活存量等成為驅動并購重組的重要因素。
在有關部門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和股東權益的背景下,A股市場并購重組生態不斷優化,投資者也日趨理性。此前常見的蹭熱點、炒概念、“三高”并購大幅減少,“殼價值”進一步縮水,優質標的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證券化意愿增強。可以預期,未來將有更多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獲得跨越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