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降息、今日(9月15日)降準0.25個百分點的背景下,央行再發消息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季末流動性平穩,9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59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為2.50%維持不變,同日開展139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9月MLF加量幅度上升,直接原因在于近期市場流動性趨緊,銀行對MLF操作需求增加。而MLF加量續作疊加降準落地,釋放支持銀行繼續加大信貸投放、鞏固經濟回升向上的政策信號,有望帶動9月新增信貸、社融延續大幅回升勢頭。
至于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下調MLF操作利率,多家機構預期年內降息仍有空間,同時也有聲音認為,目前國內政策空間仍充足,但短期再度降準降息門檻抬升了。“這主要取決于年底前宏觀經濟及樓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有業內人士表示。
銀行體系流動性收緊,MLF操作需求上升
“9月MLF加量幅度上升,直接原因在于近期市場流動性趨緊,銀行對MLF操作需求增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此前4個月由于市場利率持續低于相應政策利率,銀行體系內中長期流動性偏于充裕,導致商業銀行對MLF操作需求較低。而近期,受信貸投放力度顯著加大、專項債發行正在經歷年內最高峰等因素影響,9月以來市場利率大幅上行,其中1年期商業銀行(AAA級)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已升至MLF操作利率附近,DR007更是持續運行在短期政策利率(央行7天期逆回購利率)上方。這意味著銀行體系流動性正在收緊,MLF操作需求相應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9月14日晚央行剛剛宣布實施降準0.25個百分點,預計將為銀行體系注入5000多億流動性。
“在這一背景下,今日MLF依然大規模加量續作,顯示政策面明確支持寬信用進程繼續提速,有望帶動9月新增信貸、社融延續大幅回升勢頭。”王青認為,MLF加量操作和降準都能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后者還能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釋放較為明顯的穩增長信號。
他進一步分析稱,當前銀行正在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降準結合存款利率下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銀行凈息差收窄壓力,有助于銀行維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更為重要的是,降準還釋放了逆周期調節加碼的清晰信號,疊加今日MLF加量續作,有助于進一步引導社會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
“從過往經驗看,重啟14天期逆回購主要是應對季末短期因素對資金面擾動,滿足機構短期資金需求。”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央行在隔夜降準后,MLF價平量增操作,總量(降準)與結構性工具配合,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充分體現了央行穩增長決心。
在他看來,降準+MLF加量續作,一方面釋放長期限流動性,有助于銀行金融機構優化資金結構,穩定負債成本,提升信貸投放能力;一方面更好配合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及滿足機構跨季資金需求;同時,央行政策持續發力,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加快平衡。“央行政策組合也體現出央行在穩總量同時,更注重政策精準質效。保持總量平穩增長,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
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下調MLF操作利率?
談及未來是否會繼續降息、下調MLF操作利率,王青表示,這主要取決于年底前宏觀經濟及樓市走向,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
“考慮到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物價都會持續處于偏低水平,也為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提供了較為有利的條件。我們認為,監管層會主要運用穩匯率政策工具應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匯市風險可控。”在王青看來,匯率因素不會對國內貨幣政策靈活調整構成實質性障礙。盡管近期人民幣有所貶值,但央行仍于6月和8月連續下調MLF操作利率;而本次降準也再次印證央行將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放在頭等重要位置。
實際上,在9月14日晚間央行宣布年內第二度降準后,有多家機構預期年內降息仍有空間。其中西部證券指出,如果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年內不排除進一步降準降息的可能。同時浙商證券則預計,年內貨幣政策仍有降息,繼續帶動企業融資成本下行,時點在四季度的概率較大。
而在周茂華看來,目前國內政策空間仍充足,但短期再度降準降息門檻抬升了。“主要是經濟呈現回穩向好態勢,央行接連發力,政策效果正逐步釋放,需要保持一定耐心和定力,同時,過度寬松政策可能存在潛在風險。”
據周茂華分析,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宏觀政策效果有所顯現,需求修復動能有所增強,市場預期在逐步好轉。從政策時滯看,國內財稅、貨幣政策、穩樓市、促投資等政策組合拳效果將進一步得到釋放,隨著信心回暖,這些政策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從MLF工具定位看,本次增量續作,適度加大中長期限資金投放,就是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制造業等重點新興領域的支持,并釋放積極穩增長信號。
他認為,本月LPR利率將維持不變,主要是6月以來央行超預期實施兩次降息,目前處于推動金融機構具體落地實施過程,尤其是房貸利率方面,推動各地因城施策,用足政策空間,促進政策加快落地見效;部分銀行降息差壓力仍大;同時,需要防范貨幣政策過度寬松潛在風險,并兼顧內外均衡。
“近年來,國內宏觀政策平衡穩增長、防風險、調結構及兼顧內外平衡方面的難度實際不小,政策要有力、有度,注重政策配合和實施效果。”周茂華表示。(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