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時下正值汽車銷售的傳統旺季“金九銀十”,又逢中秋國慶“雙節”,商務部在9月21日提出,將圍繞重點的領域,推動出臺支持汽車后市場發展等一批的政策舉措,為消費加快恢復增添動力。
汽車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以后,包括維修、保養、改裝、零配件等各種服務的市場。長期以來,我國的汽車“后市場”發展一直落后于新車市場;而在新車銷量還略遜一籌的美國市場,其汽車后市場規模已經達到4500億美元,數倍于國內。可以說,發展汽車后市場,就是要做大這千億美元級別的“大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發展汽車后市場非但不會搶占新車市場的份額,反而會促進新車的銷售,是名副其實的“雙重增量”。所以說,發展汽車后市場這一舉措,可謂對癥下藥又恰逢其時,為接下來的“促銷費”戰役打出響亮的一槍。
而發展汽車后市場,實現“雙重增量”的根本,還在于加快而非阻礙汽車的流通。
具體來說,汽車后市場領域,一般包括汽保行業、汽車金融行業、汽車IT行業、汽車養護行業、汽車維修及配件,以及二手車及汽車租賃行業。這些行業只有各安其位,合力促進而非阻礙汽車的流通,汽車后市場才能發展起來;而通過汽車不斷的流通,這些行業也才能越來越繁榮。
以汽車金融行業為例,該行業源源不斷的利潤,實際上都仰賴于汽車的不斷流通;而將汽車視為固定資產,不愿通過金融工具降低購車門檻,重視資金流動輕視汽車銷售,這種游戲注定是玩不轉的。
還有二手車及汽車租賃行業,前幾年一直有個別地方限制遷移,阻礙了汽車流通。事實證明,此類舉措不僅無助于建設汽車后市場,還直接影響了當地的新車銷售;反倒是一些堅持放開的地方,逐漸將轄區內存量的低端二手車,轉化為實打實的新車銷售數據,間接繁榮了消費市場。
總之,在“金九銀十”之際,“發展汽車后市場”的舉措無疑是消費市場的利好;而要將利好落到實處,汽車必須在“后市場”流通起來,這樣不僅“后市場”會發展,還會促進新車銷售,形成“雙重增量”,進一步為消費加快恢復增添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