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全國股轉系統最新披露的《審核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截至1月中旬,全國共有93家在審企業。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獲悉,這其中,包含5家山東企業,分別為山東中奧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奧電力”)、山東泰鵬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鵬環保”)、山東祺龍海洋石油鋼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祺龍海洋”)、山東豐香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香園”)和賽瓦特(山東)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瓦特”)。
上述5家魯企,都有啥特點?
中奧電力2022年度營收過億
中奧電力位于濟寧高新區,公司所屬行業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劉汝寧為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同時,劉汝寧擔任中奧電力董事長、總經理。
根據北京中名國成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審計報告》,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1-9月,中奧電力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38.12萬元、1330.89萬元、82.78萬元(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孰低為準),公司2023年9月30日歸屬于申請掛牌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43元/股,滿足《掛牌規則》第二十一條之“掛牌公司最近一期末每股凈資產應當不低于1元/股,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不低于8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萬元”的掛牌標準。
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1-9月,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6292.27萬元、1.01億元和6168.47萬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665.86萬元、1356.03萬元和83.52萬元。同期,公司對前五名客戶銷售的金額占公司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14%、74.42%、89.16%,占比較高且逐期增加。據悉,報告期內,公司與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濟寧潤置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濟寧恒建富地置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該類客戶經營規模較大,項目體量較大,使得公司報告期內客戶集中度較高,這也符合行業特征。
賽瓦特所屬行業也為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主營業務為內燃發電機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位于濟寧市高新區黃屯鎮。濟寧市國資委通過濟寧鑫科實際控制賽瓦特,為后者的實際控制人。財務數據顯示,2021-2022年度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3.35億元、3.52億元和2.17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812.19萬元、1952.07萬元和2890.53萬元,收入和利潤規模均呈增長趨勢。報告期內,其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71%、8.57%和12.76%,亦呈現增長趨勢。
“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征,并呈現出規模效應遞增的特點,只有規模化經營才能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抵御市場風險。公司目前規模偏小,較難與大型發電機組制造企業競爭,但若公司能抓住發展機遇,迅速擴大規模,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賽瓦特表示。
豐香園為省內重點龍頭企業
豐香園所屬行業為食品制造業,公司位于濱州市無棣縣。王子建及其配偶徐秀平直接和間接控制公司82%股份,為公司的共同實際控制人。
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為3725.19萬元、4611.53萬元,最近兩年平均營業收入為4168.36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3.7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95.92萬元、48.45萬元,符合《掛牌規則》第二十一條之(二)“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3000萬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20%,或者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不低于5000萬元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均為正”的掛牌標準。
申報稿顯示,豐香園成立于2012年,注冊資金3000萬元,是一家集有機芝麻食品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山東省重點龍頭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2022年被山東省商務廳評為“山東老字號”。
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該公司轉型升級明顯,數字信息化穩步推進——公司是山東省DCMM(數字內容營銷管理模型)貫標第一批試點企業、山東省總數據師制度試點企業;公司“芝麻產品安全生產管理和溯源體驗平臺”項目被認定為山東省大數據“三優兩重”項目、濱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公司“中國好糧油品質提升信息化項目”被認定為濱州市信息化應用場景標桿項目。
兩魯企擬二次掛牌
泰鵬環保所屬行業為紡織業,主要從事非織造布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經濟導報記者獲悉,該公司曾于2015年3月3日至2020年8月3日在新三板掛牌超過5年時間。摘牌后,公司在招商證券的保薦下沖刺深交所主板IPO,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此次泰鵬環保“再戰”新三板,主辦券商仍為招商證券。
申報稿中提到,泰鵬環保的7名實控人已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協議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屆滿之日止,其中股票上市之日以公司在北交所、上交所或深交所掛牌上市之日為準。由此來看,泰鵬環保擬二度掛牌新三板,或意在北交所IPO。
據悉,在2023年9月1日“北交所深改19條”發布后,企業申報二次掛牌新三板的案例頻頻出現。“根據北交所優化后的執行標準,允許掛牌滿12個月的摘牌公司二次掛牌后直接申報北交所上市,即不必再掛牌12個月即可上會。因此,部分企業二次掛牌,意在快速進軍北交所。”華北地區一家券商的業務經理郝慶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
從泰鵬環保的股權結構來看,山東泰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泰鵬集團”)持有其67.35%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泰鵬集團還持有泰鵬智能(873132.BJ)57.18%的股份,泰鵬智能是泰安肥城首家A股上市公司,于2023年11月16日正式登陸北交所。如果泰鵬環保也登陸北交所,那么泰鵬集團將坐擁兩家北交所上市公司。
祺龍海洋所屬行業為專用設備制造業,公司曾于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間在新三板掛牌。對于公司此番二次申報,全國股轉系統也較為關注。2023年12月7日,全國股轉系統受理了祺龍海洋的掛牌申請,次日便下發首輪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本次申報與前次申報掛牌及掛牌期間披露信息是否存在重大差異。
股權結構顯示,龍璽油服直接持有祺龍海洋78.66%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但龍璽油服股權結構分散,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因此,祺龍海洋亦無實際控制人。
祺龍海洋官網顯示,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注冊地位于東營市,是一家從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專用鋼管研發和生產的專業化公司,主要產品有油氣輸送管、快裝隔水套管、海洋工程結構鋼管等。從財務數據來看,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1-6月,祺龍海洋營業收入分別為1.21億元、2.40億元和1.1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720.75萬元、4830.74萬元、3395.08萬元。根據申報文件,該公司也有明確的北交所上市意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