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見習記者 于婉凝
近日,淄博芯材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芯材電路”)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前海母基金、山東省新動能基金、毅達資本、國科興和、中芯聚源、北極光創投、馮源資本等,資金將主要用于產線建設。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作為一家專注于半導體封裝載板領域的公司,芯材電路憑借其領先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本輪融資將進一步加速公司在半導體封裝載板領域的布局和拓展,提升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和地位。
公司已進行了兩輪融資
天眼查顯示,芯材電路成立于2021年9月,位于山東省淄博市,注冊資本4136萬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祝國旗。公司前三大股東依次為共青城芯材匯智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占股25.39%;齊魯前海(青島)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占股11.30%;淄博齊芯產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占股9.37%。
芯材電路主要從事高精密、高階芯片及先進封裝領域載板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封裝載板是封裝測試環節中的關鍵載體,也是芯片的關鍵載體材料,廣泛應用于各類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領域。
據悉,2022年,芯材電路在淄博高新區正式落地總投資達34億元的“集成電路封裝載板項目”。截至2023年底,一期廠房建設完成,正在推進設備調試和產品驗證。公司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進行投產,最終項目總產能預計將達到200萬張封裝載板/年。

央廣網在本月中旬曾報道,芯材電路封裝載板項目一期的5座主體建筑已進入收尾階段,設備正在安裝調試,預計2月份正式投產運行。“我們的產品定位是國內領先,項目達產后,可實現高精密封裝載板12微米等高精密載板國產替代,并在今年8月份實現8微米產品的技術能力和樣品交付。”芯材電路董事長祝國旗介紹,項目一期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8億元,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8億元。據介紹,該項目從開工建設到設備調試僅用一年時間,創造了同類型企業發展建設的新速度。
經濟導報記者從天眼查獲悉,自成立以來,芯材電路共進行了兩輪融資:首先是2022年6月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淄博高新產業投資,但交易金額未披露;第二輪融資,即本次的A+輪融資,融資額為數億元。
“此次融資的成功,體現了投資機構對芯材電路的認可,也證明了公司在半導體封裝載板領域的實力和潛力。”一位接近芯材電路的知情人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此次融資完成后,芯材電路將繼續加大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投入,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探索新的應用領域和市場機會,為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作為本次投資方之一的北極光創投表示,“芯材電路具有國內領先的IC載板研發和生產技術平臺,可快速實現FCCSP和FCBGA產品量產。公司項目達產后,將有效實現高端精密載板替代,實現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當中關鍵環節的自主化。”
IC載板是集成電路先進封裝的關鍵基材,后者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幾乎都與IC載板相關。Prismark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IC載板市場規模為174億美元,預計2022-2027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1%,屆時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23億美元,行業發展空間廣闊。其中,先進封裝技術如FC-CSP和FC-BGA的需求增長尤為顯著,增長動力來自市場對高效率產品的持續需求增加,特別是高端的2.5D和3D封裝的FC-BGA載板以及新興的AiP和SiP載板的需求不斷上升。
上述知情人士介紹,芯材電路在多年實踐中沉淀出一套嚴密的品質管控體系:首先,在整體制程中,每一個步驟細節都按照接近100%的良品率要求進行管控;其次,在出廠前的品控驗證環節進行第二次把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投資方之一的前海母基金,2015年12月設立于深圳,目前募集規模285億元,是國內最大的市場化母基金之一。前海母基金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公開投資案例370余起,近期該基金投資了芯材電路以及超硬材料廠商威硬工具、新能源車輛廠商康派斯等。
此外,本次投資方之一的山東省新動能基金,其管理人為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項目達1527個,基金實現投資1955億元。本次,芯材電路獲得了3只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及其關聯基金1.79億元的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