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為可轉債發行淡季。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按發行日統計,可轉債月內共發行6只,發行金額44.91億元,發行人均為制造業民營企業,且是醫藥商業、細化學制品、專用設備等領域的龍頭企業。
對此,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經理曹源源對記者表示,1月份可轉債發行人均為制造業民營企業,從發行人信用資質來看,僅東南轉債發行人主體評級為AA,其余發行人主體評級均為A+,但發行人大多是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
從新債上市表現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月內上市的可轉債有11只,上市首日收盤漲幅最高21%,平均漲幅達16%。中證鵬元研發部資深研究員張琦對記者表示,1月份可轉債受權益市場影響,上市首日漲幅較此前均明顯降低。
監管層對可轉債項目的審核速度加快。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月30日,有32單可轉債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從進度來看,5單獲證監會核準、7單獲發審委通過,其余還在董事會或股東大會階段。同時,記者據上交所官網數據梳理,僅1月19日至30日,已有9單可轉債項目獲得上交所通過。
“這表明可轉債市場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政策力度并未減弱,尤其對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仍保持較強的政策支持力度。”曹源源表示,積極推動業務前景向好、經營業績穩健的優質民營上市公司成功發行可轉債,有助于提升發行主體整體質量,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功能,切實保護投資人利益。
此外,還有多家A股公司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例如,1月29日,四方科技公告稱擬發不超過10.23億元可轉債,擬投資于LNG絕熱系統用增強型聚氨酯深冷復合材料項目、特種罐式儲運設備生產項目、綠色節能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
展望2024年,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可轉債發行量將持續平穩增長。在張琦看來,2024年可轉債再融資將保持平穩,預計發行數量140只左右,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電力電氣設備、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鏈上。
“一方面,再融資新規約束下,2024年銀行、非銀金融機構及大市值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大額可轉債發行仍將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在宏觀經濟向好和國家政策引導支持下,盈利能力穩健、擴產需求明確的非金融上市民企發行意愿有望增強。”曹源源表示,預計2024年可轉債發行規模將在1400億元至1600億元區間,非金融上市民企仍是可轉債發行主力。
曹源源進一步表示,不論在發行規模還是發行數量上,2024年非金融上市民企仍將保持活躍。隨著可轉債市場對民營經濟支持力度持續加強,發行主體信用資質將進一步下沉,中低評級轉債發行量及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