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今年春節,打開電視看“春晚”會更舒心。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單位,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階段性總結部署推進會(下稱“推進會”)。會上通報,目前電視開機廣告、“套娃”收費等亂象的治理,已顯現階段性成果,開機廣告時長從最多118秒減少到不超過35秒。
經濟導報記者調查獲悉,目前線下實體店在售電視單品已鮮見開機廣告,但電視默認開機界面并不直接播放直播內容,實際操作仍顯復雜。
受訪專家認為,開機廣告過長等亂象長期困擾消費者,此次多部門的聯合治理無疑會讓觀眾過個舒心年;而當亂象及背后的收益被定性為違規后,相關廠商也應當調整盈利模式,推出更多應景的附加服務,讓觀眾愿意為之買單。

各類收費包大幅壓減
2022年,濟南市民劉曉飛一家喬遷新居。為了讓家中老人高興,孝順的她在網上買了一臺小米電視,并開通了某通信運營商的IPTV機頂盒。
電視一打開,開機廣告卻撲面而來,關還關不掉。等到廣告結束,播放的卻不是電視節目,而是滿屏的內容推送,“多數還都是收費的。”劉曉飛如是回憶。
而后,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機頂盒的內容,卻發現IPTV機頂盒播的還是“多數收費”的內容推送。
“我買電視不是看廣告的,也不想看推送,我們是要看電視節目的。”談起這種情況,劉曉飛深惡痛絕。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常務理事、著名維權專家尹訓銀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在沒有網絡電視和IPTV機頂盒時,大家看電視選節目很方便;現在卻是“花錢買麻煩”,個人收看訴求被運營商嚴格控制,這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選擇權,甚至是收看自己喜歡節目的權利。
2023年8月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問題工作試點。2024年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等單位召開推進會,通報了電視開機廣告、“套娃”收費等亂象治理的階段性成果。經過治理,目前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廣告全面取消,開機時長從治理前的最多118秒減少到不超過35秒,各類收費包大幅壓減50%以上。
尹訓銀表示,此次治理,主管部門積極作為,相關企業也積極配合,所以才有相應的成果。“這個春節,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看電視就更舒心了。”他說。
實體店產品已難見開機廣告
“現在我們店在售的電視單品,已經沒有開機廣告了。”1月27日,經濟導報記者來到泉城路某家電賣場走訪,電視專柜相關負責人如是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隨后,該負責人打開了一臺創維電視,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整個開機過程大約10秒鐘,而開機畫面僅僅是“創維”和“酷開”的標志,并未出現廣告。
不過進入交互主頁后,出現的依然是推送內容,而且推送內容僅有一個標注著“免費”。
那么“開機看節目”能實現嗎?上述負責人打開設置界面,只見上面“開機播放”菜單中有“內容源”選項,“只需要將內容源設置為你的機頂盒,就能‘開機看直播’了。”
然而劉曉飛家的電視卻是另一個情形,“現在開機廣告可以取消了,不過依然無法設置‘開機播放’;交互主頁僅有兩個免費內容,而且播放還要看160秒的廣告。”
此外,IPTV機頂盒的交互主頁,默認的也不是電視直播,要播放直播節目還需經過復雜的操作。“家里老人習慣看央視三套的綜藝節目,但要調出節目,不僅要來回換電視、機頂盒兩個遙控器,還要通過下拉式菜單選擇頻道,左右上下反復操作,非常復雜。”劉曉飛表示。
根據2023年年底頒布的《IPTV業務技術要求》,IPTV終端系統默認設置應為“開機進入全屏直播”;開機后默認焦點應停留在直播窗口,且如果用戶在20秒內無操作,應自動進入全屏直播。但據了解,目前僅有“廣電機頂盒”默認“開機進入全屏直播”,而其他通信運營商的IPTV機頂盒交互主頁均以內容推送為主。
據上述專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售的電視大致可分為“實體店銷售款”和“電商款”,這兩類產品針對的是不同的消費人群。“喜歡網購的人群自然也更能接受網絡推送的信息,所以‘線上銷售款’的電視,夾帶的廣告也就更多。”該負責人猜測。
找尋新的贏利點
據推進會透露,目前全國實現開機看直播的有線電視用戶達到9249.5萬、IPTV用戶達到1.92億。為數眾多的用戶自然成為廠商爭奪的目標,據互娛數字發布《2023中國家庭智慧大屏消費白皮書(OTT篇)》顯示,2022年,相關廣告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0%,到了2023年上半年,整體市場規模已達到236億元。
具體到廠商,創維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集團旗下自主研發的智能電視系統的酷開系統,其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13.65億元,同比增長10.62%。
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委員、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郭濤直言,開機廣告、付費內容分成等都曾經是電視機廠家盈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因如此,才造成廣告過長、收費“套娃”,以及派生出來的操作復雜等亂象。
“現在主管部門推進亂象治理,開機廣告過長、‘套娃’收費等被整治,廠家固有的盈利模式被打破,就必須找尋新的贏利點。”他指出。
一些企業的財報似乎說明,新的贏利點已經出現。比如,TCL電子旗下的雷鳥科技,2022年營收達18.5億港元,同比大幅提升22.5%;每用戶平均收入、月度活躍用戶數等數據均大幅提升。2023年5月,該公司還發布了基于AI大模型構建的兒童專屬欄目。
郭濤建議,相關廠商未來的盈利,應該緊緊圍繞客廳這個場景,“比方說互動健身等應用。客廳這個場景是互聯網電視與智能手機相比最大的優勢。”此外,他還建議開放電視端口,將其打造成智能家居平臺核心。
上述專柜負責人則提醒消費者,選購電視機更應該注重電視機的硬件功能,“盡管現在有不少優質推送內容值得付費,但目前互聯網電視的推送內容還不是消費者選購電視的首要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