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財政部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的增量政策舉措: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下一步將針對學生群體加大獎優助困力度,提升整體消費力度。
“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彼{佛安說。
逆周期調節是政府根據經濟周期階段,通過政策工具和措施讓整個經濟周期的波動性平緩,更好促進經濟發展。財政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類。直面我國經濟運行的新情況和問題,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政府投資的擴大和消費潛能的釋放,意在刺激經濟增長。
對此,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融資研究所所長遲泓表示,這次超長期特別國債在擴大總需求、優化經濟結構和提高金融與財政的協同匹配合方面有重要意義。
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加快項目投資,促進重大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客觀上擴大了投資,促進了消費,尤其新聞發布會強調要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有效地提升內需;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資金加力支持“兩重”項目,投向科技創新、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等領域,有助于形成優質的新型生產力,提高中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和長遠發展潛力;國債資金可以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通過銀行的信貸渠道更有效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藍佛安表示,中國財政有足夠的韌性,通過采取綜合性措施,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預算目標。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