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4日國新辦“加大助企幫扶力度有關情況”的主題發布會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司法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大部委同臺亮相,介紹了一攬子助力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力圖解決企業發展痛點、難點。
要點速覽
●出臺相關意見,鼓勵平臺合理配置流量資源
●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總體上降低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創新實施質量融資增信政策,每年可實現授信額度3000億元
●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大約有36000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出臺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工信部將聯合證監會推出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
●建立全國統一、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的金融支持,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并購、重組
●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使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可以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出臺意見鼓勵平臺合理配置流量資源
發布會上,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表示,要引導平臺企業用流量幫助平臺類商戶提升品牌知名度、擴大市場交易量。
他透露,將出臺《關于引導網絡交易平臺發揮流量積極作用、扶持中小微經營主體發展的意見》,鼓勵網絡交易平臺企業合理配置流量資源,向重點項目商業經營主體傾斜,也就是向農產品經營主體、特色經營主體、新入駐經營主體傾斜。同時,結合大型促銷等活動,加大對平臺類企業商戶流量支持,幫助企業商戶提高流量利用效率、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充分激發平臺內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市場活力。
此外,羅文表示,針對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等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將出臺和實施更有剛性約束的制度措施。加快推進《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進程,預防和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
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叢林表示,近期該局圍繞助企幫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這些舉措的重點是要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優化營商環境,暢通融資渠道,力爭做到服務不減,價格更優。
據叢林介紹,到今年8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52.02萬億元,同比增長8.5%,保險公司通過債券、股票等方式提供各類融資支持超過28.8萬億元。從結構上看,相關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在持續加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6.1%,民營企業的貸款同比增長超過9%。從價格上看,利率穩中有降。今年1至8月份,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叢林表示,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優化了無還本續貸政策,幫助經營主體來緩解資金周轉的困難。這項政策適用范圍不僅包括小微企業,同時還階段性地擴大到中型企業。
同時,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叢林表示,這項機制的核心是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搭建銀企精準對接橋梁。在企業端,全面了解轄內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精準幫扶,切實解決企業融資困難。在銀行端,疏通信息傳遞和資金傳導的堵點和卡點。“近期金融監管總局將召開專門會議來部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叢林透露。
叢林表示,希望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能達成三個目標。一是直達基層,低成本的信貸資金要直達基層,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快速便捷,銀行原則上要在一個月內做出是否授信的決定,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銀行要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加快辦理的速度。三是利率要適宜,通過節約信息收集成本、壓減中間環節,減少放貸成本和附加費用,總體上降低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羅文也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創新實施質量融資增信政策。推動將質量信譽作為企業的融資依據。著力推動金融機構將企業的質量能力、質量管理、質量品牌等質量信譽要素,納入對企業的信貸審批和風險管理模型,尤其要為中小微企業量身定制金融產品和服務,在授信額度、利率、融資期限、還款方式方面實施差異化安排,提高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和便利度。同時推動股權、基金、債券等融資工具組合發力,每年可以實現質量融資增信授信額度3000億元,這將全面惠及各類企業。
四季度將進一步促消費、擴內需
針對企業訂單不足等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表示,四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一些具體舉措,幫扶企業拓展市場、釋放活力。
在投資帶動方面,目前,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大約有36000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此外,深化場景應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王江平表示,以低空產業生態構建為導向,支持空域資源較好、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地區先行先試,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空多場景的應用示范體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際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費新業態,拓展農林植保、巡視巡檢、應急救援等新模式,打造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出臺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同時,支持企業打造智能制造“升級版”,聚焦典型行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梯度培育一批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領航級的智能工廠。
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并購、重組
王江平介紹,目前,我國已經涌現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他表示,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聯合證監會推出第三批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與北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暢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會同有關部門聚焦重點產業鏈,啟動“一月一鏈”中小企業融資促進全國行活動,推動金融機構與鏈上中小企業開展精準對接。
在中小企業中,王江平專門提到了獨角獸企業的成長。他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采取如下措施,推動支持我國獨角獸企業發展。一是建立全國統一、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二是支持獨角獸企業技術創新,鼓勵和引導獨角獸企業圍繞國家戰略需求開展技術攻關,掌握更多的“獨門絕技”。三是加大對獨角獸企業的金融支持,發揮產融合作平臺的作用,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并購、重組等。四是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重點圍繞原子級制造、腦機接口、6G等新領域新賽道,發展壯大獨角獸企業。五是支持獨角獸企業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開展創新合作。他還強調,特別歡迎國際創新團隊來華創業,同時也歡迎外資投資在華的獨角獸企業。
讓民營企業和企業家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對于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司法部副部長胡衛列介紹,草案第一次將“兩個毫不動搖”“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等寫入法律,并明確“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這充分表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并將長期堅持的大政方針。這些內容成為法律制度后就具有了穩定性和剛性約束,必將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具體來看,草案強化了行政執法的監督,規范執法檢查程序,對行政處罰應當與違法的事實、性質、情節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作出規定。要求實施限制人身自由強制措施必須依照法定權限、條件和程序;不得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物。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違法干預經濟糾紛。堅決遏制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等行為。這些為涉企執法、監管提供了基本的法治原則和法律遵循,將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使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可以放心干事、安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