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A股市場反彈,基金業也開啟了“搶錢”模式。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新基金發行提速,甚至出現了部分新基金提前結束募集期的現象。為把握市場機會,不少新基金加快了建倉步伐;老基金則通過降費率等方式開啟花式促銷,不少基金公司還參加代銷機構的費率優惠活動吸引投資者。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各種政策的發力,國內基本面仍存在邊際改善預期,因此不管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都看好A股長期向上趨勢。“對投資者而言,不能盲目選擇基金,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基金。”一家基金公司的山東渠道經理陳猛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新基金發行提速
10月14日,興證全球紅利量化選股股票A基金正式開啟集中認購期。包括太平量化選股混合A基金在內的21只基金同日也開啟了集中認購期。

Wind數據顯示,2024年9月新發行基金86只,發行總份額為870.88億份。今年7月和8月,新發行基金的總份額分別為539.7億份和525.61億份。與這兩個月相比,9月新發基金總份額增加300多億份。僅在上周(10.8-10.11),新發基金就有33只。
按認購起始日計算,截至10月15日,10月份以來已有50只基金開始認購。
在陳猛看來,新發基金適時加快建倉節奏,緊密關注投資標的和行業輪動機會等,以實現投資組合的最優配置。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隨著發行升溫,一些早前發行的基金選擇提前結募。其中,天弘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A,原定募集截止日為12月12日。但該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募集截止日提前至10月9日。
同樣,鵬華基金公告稱,鵬華中證光伏產業ETF發起式聯接基金提前結束募集,募集截止日由11月15日提前至11月1日。中金成長領航混合發起式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11月29日提前至10月8日,截止日較原定日期提前接近兩個月。
此外,還有基金將認購時間縮短至一天。10月10日,安信基金表示,安信周期優選A將于10月14日通過銷售機構公開發售,自10月15日(含)起不再接受認購申請。安信醫藥創新股票型發起、長城醫藥產業精選發起式等募集期均為一天。
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剛剛開始認購的新基金中,已有9只截止認購。
對于近期多只新發基金選擇提前結束募集,排排網財富理財師孫恩祥表示,市場做多情緒明顯升溫,不僅激發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也促使基金管理人把握市場上漲機遇,加速建倉步伐,因此選擇提前結束募集;與此同時,各基金公司旗下老產品近期在修復回撤的同時屢創新高,為同策略新產品的發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業績支撐和參考,使得新基金在募集資金時相對容易。
老基金花式促銷
新基金發行提速的同時,老基金也通過降低費用和提供折扣等手段展開了激烈的營銷活動。
華夏基金、鵬華基金和國泰基金等ETF領域的主要參與者紛紛降低了旗下ETF產品的費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同時,多家基金公司也參與了代銷機構的費率優惠,以吸引投資者。
10月9日,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創業板100ETF華夏及其聯接基金擬調降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管理費率均由0.50%調降至0.15%,托管費率由0.10%調降至0.05%。
10月8日,鵬華基金公告下調旗下鵬華滬深300ETF和鵬華滬深300ETF聯接基金費率,管理費率由0.5%調降至0.15%,托管費率由0.10%調降至0.05%。
此前,國泰基金公告稱,自10月8日起下調旗下國泰滬深300增強策略ETF基金費率,將年管理費率由1.00%調降至0.50%。
南方基金發布公告稱,調降南方浩升穩健優選6個月持有期混合型FOF基金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管理費年費率由0.8%調降至0.4%,托管費年費率由0.15%調降至0.05%。
此外,部分基金還參與了銀行等代銷機構的費率優惠活動。
10月14日,銀河基金發布公告,該公司旗下銀河滬深300價值指數證券投資基金A類基金份額在民生銀行開通定投業務并參加費率優惠活動。投資者通過民生銀行申購、定投上述基金(僅限前端收費模式基金),享受最低費率優惠一折起。當日,萬家基金、長城基金、融通基金、浙商基金同樣發布公告,宣布旗下部分基金參與合作銀行的費率優惠。部分銀行也發布了“基金買入費率全面一折起”的公告。
“亂花漸欲迷人眼”,基金的數量越來越多,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
對此,陳猛表示,投資基金也要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確認投資方向。
陳猛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近期發現不少老基金投資者采取回本即贖回的操作。對于這種操作方式她并不建議!把信泻笫校A計后續指數將維持震蕩偏強趨勢,A股長期向上的確定性較強,建議投資者及時轉換投資思維!
“如果是小白投資者,不應盲目選擇基金,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基金。如果承受能力過低,可以考慮債券型基金,保證資金的安全。如果承受能力達到R3級以上級別,可以選擇一些偏股型基金,這類基金布局早,而且不少偏股型基金的凈值還低于1元,因此現在的行情比較適合投資。權益類基金也可以考慮,采用定投方式比較合適!标惷徒ㄗh。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