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有關領導在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開幕式上致辭 杜楊 攝
10月24日,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下稱“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667名涉海組織、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齊聚,深化國際海洋經濟、科技、生態等領域交流合作。
在論壇開幕式上,發布《202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青島倡議》,現場簽約了30個山東省重點海洋項目,總投資達656億元。

健康、繁榮、可持續地發展海洋
本次論壇由山東省政府、自然資源部主辦,青島市政府、自然資源部國際合作司、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海洋局承辦,青島市海洋發展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執行,以“從蔚藍到未來—打造健康繁榮的海洋,創造可持續的未來”為主題,設立開幕式暨主論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對話會、四個平行論壇和六項特色活動,即“1+1+4+6”12個板塊活動,涵蓋了“海洋十年”、海洋生物產業、深海資源、海洋防災減災、港口航運、海洋科技、藍色金融、海洋低碳經濟、海洋生態保護等多個重要領域。
在論壇舉辦同期,山東海洋發展成果展示、東亞海洋博覽會、世界最美海灣攝影展、亞太機器人世界杯青島國際邀請賽四項活動同時舉行。
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作為山東省保留舉辦的3個省部級論壇之一,由“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活動”整合提升而來。迭代升級后,舉辦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是山東省打造具有全國標志性海洋論壇活動的具體行動。以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為載體,深化海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對于山東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山東省海洋生產總值突破8344萬億元,同比增長6.1%,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17.9%,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0%。2023年,山東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二位、15個海洋產業實現增加值連續四年居全國首位、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保持全國第一。隨著海洋相關產業的提檔升級,山東經略海洋的腳步越來越快。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把海洋強省建設列入全省“八大發展戰略”“九個強省突破”“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先后印發實施《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力做好用海保障監管,全面助推美麗海洋建設,著力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合作,海洋強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探索走出了一條“科技引領、陸海統籌、改革推動、合作共贏、人海和諧”的海洋強省建設新路子。
30個山東省重點海洋項目現場簽約
在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202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青島倡議》,30個山東省重點海洋項目現場簽約。
據介紹,中國海洋發展指數是對一定時期我國海洋發展水平的綜合量化評估,涵蓋經濟民生、科技創新、生態環境、資源利用、開放水平、綜合管理六個方面。論壇上發布的年度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2016至2023年,中國海洋發展指數年均增長2.9%,其中2023年指數為125.3,較2022年增長3.0%,海洋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報告發布方、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遂祥認為,目前我國海洋經濟在不同領域呈現出六大態勢:首先是海洋經濟回升向好、民生持續改善,其次是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再次是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定,第四是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第五是海洋對外貿易承壓前行顯韌性,最后是海洋領域行政管理效能明顯提升。
現場還簽約30個山東省重點海洋項目,總投資656億元,涉及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進一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推海洋經濟向深海、遠海邁進。
據了解,近年來,山東在上述領域的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能零碳供熱示范工程—“暖核一號”,“新能源+化工”耦合發展的海洋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北鯤計劃”,都凸顯了山東推動海洋產業迭代升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成果;2023年,山東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超過千億元,“主引擎”作用顯著;高端海工裝備不斷取得新突破,遠洋船舶制造份額繼續擴大,海洋油氣裝備制造快速發展,山東造“大國重器”為山東海洋經濟提供澎湃動力;山東省相關部門還前瞻性地布局海洋生物制藥,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這一新興產業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此外,在主論壇環節,中國歐盟商會主席、馬士基北亞區首席代表彥辭,冰島駐華大使易卜雷,希臘駐華大使埃夫耶尼奧斯·卡爾佩里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主席道田豐,法國總統聯合國海洋大會特使奧利維耶·普瓦夫爾-達沃爾,塞浦路斯航運部原副部長瓦西里奧斯·德米特里亞迪斯,分別就全球藍色經濟協同可持續發展、脫碳航運、北極藍色經濟、“海洋十年”全球進展等進行主題發言。
“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落地青島
當天下午,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對話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全球近500名海洋領域專家學者和機構代表參會,就東亞地區及全球各國在海洋機制建設、科技創新、生態治理、產業促進等方面的深化合作展開探討,推動各方力量共同面對機遇和挑戰。
作為論壇舉辦地,青島向全球發出倡議,倡議共建繁榮之海、創新之海、美麗之海、通達之海,共創一個更加健康、繁榮和可持續的海洋未來,讓藍色發展成果惠及全人類。長期以來,青島市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系統謀劃海洋發展工作,出臺了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的意見和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的行動方案,推進實施10個引領性創新平臺和20個標志性重大項目,突出抓好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重點項目建設。建立“4+2+4”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協同創新貫通體系,深入實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動計劃,深化海洋對外事務交流,推動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本次對話會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海洋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主辦,“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承辦,是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重要板塊之一。對話會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為主題,分為“共建”“共享”“共商”“共贏”四個主題篇章。“海洋十年”倡議是由聯合國發起的全球海洋發展合作項目。2022年至2023年,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全國唯一的“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先后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落戶。
在“共建”篇章中,作為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總部和永久會址承接地,青島西海岸新區方面表示歡迎各方資源參與平臺建設,推動全球海洋合作治理;在“共享”篇章中,聯合國海委會海洋政策和區域協調負責人朱利安·巴爾比埃宣布“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獲批聯合國“海洋十年”實施伙伴(DIP),全球海洋觀測伙伴關系西太區域辦公室等6家涉海國際組織入駐;在“共商”篇章中,圍繞“‘預’見山東藍色新增長”這一主題,青島市、東營市、煙臺市、濰坊市、威海市、日照市、濱州市7市市長分別作精彩推介,充分分享和共同探討藍色經濟的新增長點及發展策略;在“共贏”篇章中,自然資源部原總工程師張占海,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常委、經濟和金融委員會副主任伍愛群,國際航運公會秘書長蓋·普拉滕等專家,就“邁向海洋合作新未來”展開對話,探討全球海洋合作發展新機遇。
對話會最后,山東省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東發布《共赴海洋之約:東亞藍色合作宣告與承諾》。東亞各國將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計劃,高水平打造機制性海洋論壇與展會活動,推進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生態修復、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務實合作,發揮好東亞海洋合作平臺輻射作用,把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真正打造成區域性海洋科技創新的新載體、海洋國際合作的新舞臺、藍色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海洋互聯互通的新紐帶。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山東省政府、青島市政府將進一步強化優勢互補和資源聯動,聚焦全球海洋熱點,努力把“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打造成具有國際引領性、科技創新性、長效可持續性的海洋合作平臺,為建設海洋強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持續發力。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見習記者 趙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