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召開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省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發布解讀2024年前三季度山東省金融數據。
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調查統計處二級調研員代金奎介紹,9月末,全省社會融資規模余額23.3萬億元,同比增長9.6%;本外幣貸款余額14.9萬億元,同比增長9.1%;本外幣存款余額17.1萬億元,同比增長8.1%。涉外收支總額3868.3億美元,實現收支順差207.7億美元。全省結售匯總額1936.2億美元,實現結售匯順差235.2億美元。
山東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吳瓊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山東省經濟運行穩健向好、進中提質。在需求方面表現積極,消費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平穩。同時,全省融資規模增長較快,金融數據的增長反映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
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不斷降低
今年以來,山東省企業貸款保持較快增長,9月末余額90336.4億元,同比增長11.9%;前三季度貸款增加9391.4億元,占全部貸款增量的88.9%,比上年同期提高9.4個百分點。企業貸款覆蓋面也不斷擴大,9月末,獲得貸款支持的普惠小微市場主體280.1萬戶。
同時,企業融資成本也在不斷下降。9月份,全省新發放一般性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23%,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其中,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92%,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持續處于歷史低位。
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陳華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融資難、融資貴是企業現在面臨的兩大難題。融資難是資金獲取難,融資貴是成本高,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是當務之急。”
據介紹,為保障企業貸款客戶清晰、真實和全面地掌握貸款融資成本的具體構成,當前,包括山東在內的全國五個省的部分地區和金融機構率先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
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貨幣政策處處長霍成義介紹:“我省試點工作穩步開展,按照‘機構類別全覆蓋、業務品種全覆蓋’的原則,在省內選擇了濟寧市和三個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即恒豐銀行、威海市商業銀行、濟南農商行,點面結合開展試點。”
霍成義表示,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推動融資成本更加公開透明。通過金融機構、企業的協同配合,向企業清晰展示貸款綜合融資成本的具體內容,特別是對各類融資費用進行統一明示,充分保障借款人的知情權。同時,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企業全面了解綜合融資成本的構成,有助于合理判斷自身貸款風險溢價水平。促進金融機構提升服務質效,改善市場主體感受。
消費貸款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7個百分點
“我們指導金融機構自2024年10月1日起,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按照最低首付比例15%執行;組織全省商業銀行于2024年10月31日前,統一對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的存量房貸利率實施批量調整,預計平均降幅在0.5個百分點左右,全省居民每年將減少房貸利息支出約129億元。”代金奎介紹。此外,山東加大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推動力度,部分地市已完成制定收購管理辦法、初選收購主體、發布房源征集公告等工作。
在政策激勵下,房地產領域貸款出現企穩跡象。在山東,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增速連續9個月回升,前三季度增加528.6億元,同比多增335.9億元;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2166戶,比去年同期多105戶。
對個人經營和消費的金融服務也在持續改善。近期,山東深入貫徹落實金融促消費相關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優化消費貸款產品服務。截至9月末,扣除個人住房貸款后的消費貸款余額8009.2億元,同比增長14.9%,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7個百分點。
對于消費貸的增長,吳瓊表示,“金融機構的貸款產品與服務創新不斷,打造出了多元化的消費貸款產品體系,借助金融科技,金融機構大力發展線上消費貸款業務,金融機構還通過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制定個性化的營銷方案。而且金融機構的貸款審批流程大大優化,簡化了消費貸款的申請材料要求。同時,消費刺激政策也助力消費貸合理有序增長。”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山東積極探索美德積分金融轉化機制路徑,對表現突出的金融機構給予再貸款、再貼現支持,創新推出美德積分金融轉化產品,推出“鄉村文明貸”“好人貸”等產品。9月末,全省美德積分貸款余額241.6億元。
綠色、科創、涉農、普惠領域明顯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我們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分類建立金融服務效果評估等激勵機制,積極開展‘銀行行長進商會訪企業’等特色融資對接活動,引導金融資源加速流入‘五篇大文章’相關領域。”代金奎說。
9月末,山東全省綠色、科創、涉農、普惠領域貸款余額分別為2.2萬億元、1.2萬億元、3.9萬億元、2.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12.2%、13.5%、19.5%,都明顯高于全部貸款增速。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并將“科技金融”列在首位。截至9月末,全省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1.2萬億元,高于各項貸款增速3.1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長周期活動。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為解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聯合省科技廳推廣“科融信貸”業務,搭建山東省科融信綜合服務平臺,在產業認定、科技增信、風險補償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截至9月末,已入駐科技型企業近1.2萬家、金融機構84家,累計為1959家企業提供貸款授信110.9億元。
陳華表示:“科融信貸有效支持專精特新,對于科技小巨人企業非常有效果。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需要資金支持,一方面是市場化的資金,另一方面就是銀行推出的一些無抵押無擔保的貸款。同時,容錯免責也是正向激勵的一個機制。”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楊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