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審計廳獲悉,截至10月底,2023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問題,已完成整改975個,其中,立行立改問題整改率99.3%。整改金額共計143.15億元,其中追繳資金21.09億元、統籌盤活4.63億元、加快撥付使用48.45億元。
在11月19日舉行的山東省2023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整改情況發布會上,省審計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玉強介紹說,已完成整改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財政資金管理、惠民政策落實、國有資產管理等領域。比如,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省國資委完善投資監管“1+N”制度體系,加強省屬企業參股股權管理。
在回答經濟導報記者提問時,省審計廳農業農村審計處處長、二級總監狄元孝提到,“圍繞數字山東建設的重點任務,我們開展了全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情況審計,緊盯新興信息化投資項目,反映和揭示了政策落實、目標完成、資金使用、項目績效、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相關省直部門出臺信息系統建設制度、技術規范,加強政務信息化項目歸口管理,明確知識產權歸屬,促進本行業本部門信息系統統籌集約建設;省交通運輸廳指導全省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信息系統數據對接,實現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這些措施,在促進資金安全高效使用、縱深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國有資產管理、重大項目建設等整改情況受關注
今年7月,山東省審計廳受省政府委托,向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報告了2023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情況。8月,省政府召開全省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會議,為各級各部門抓實審計整改提出明確要求。
11月18日,山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關于2023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報告通報了國有資產管理審計整改情況。在企業國有資產審計方面,針對資產負債損益不實問題,相關企業規范財務管理,通過調整核算方式及會計賬目等,整改收入、成本費用及資產負債不實等問題,涉及金額40.71億元。2戶企業將相關權屬企業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
對于投資項目存在損失風險問題,省國資委修訂投資監督管理辦法,完善投資監管“1+N”制度體系,17戶企業成立專班、建章立制、加強投后管理,逐步優化資本結構,防范化解投資風險。省財政廳督促3戶金融企業制定分類處置方案,通過完善抵質押物監管、增加股東連帶責任保證、仲裁訴訟等方式,加強風險管理,降低損失風險,已收回投資1.67億元。
針對償債風險增加問題,省財政廳強化企業資產負債率和負債規模雙重管控,督促相關金融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加強經營管理,嚴控舉債規模,降低融資成本,提升償債能力;開展專項整治,完善業務流程,通過司法手段加大追償力度,降低政策性擔保業務代償風險。
此外,針對參股國有股權管理不到位問題,省國資委制定加強省屬企業參股管理指導意見,督促19戶企業開展參股企業股權價值分析,“一企一策”制定處置方案,推動改善經營狀況,加快已列入清退計劃企業退出。12戶企業通過變更名稱和并表等方式,收回參股企業國有字號17個。
今年1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意見》,提出要推動預算與績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資金效能。
“對此,審計機關緊扣收支管理、績效評價、布局結構等事項加大監督力度,促進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省審計廳派出審計一處處長、二級巡視員孟冰介紹,“比如,針對預算編報不合理、調整率高的問題,省財政廳印發通知,要求預算單位嚴格落實審核責任,合理估算年度資金需求,據實編制預算。為了增強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的剛性約束,省財政廳出臺省級國有資本收益收取管理辦法,要求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利潤分配,原則上不低于同類國有獨資企業收益上繳水平。”
此外,重大項目審計情況同樣受到關注。孟冰表示,審計重點關注了省級重點建設項目情況,針對部分項目未達投資預期問題,督促3個項目按計劃完成投資3.52億元,1個項目優化設計縮減投資10.42億元。針對項目違規招投標問題,全省組織開展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相關市縣對4家企業給予處理處罰,對14名責任人員給予處理處分。
孟冰提到,審計還重點關注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公共投資項目建設情況,針對建設用地閑置低效問題,推動起步區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盤活利用770.73公頃;嚴格工程結算管理,調減6個項目2.56億元;制定政府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指引,加強規劃論證和施工過程管理,避免損失浪費。
對教育、醫療等領域審計整改開展跟蹤監督
談到今年的審計整改工作,王玉強還提到,山東省人大常委會聯合省審計廳對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審計整改情況開展跟蹤監督。山東省政府對全省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專項審計調查的問題整改工作進行專項部署。
在公立醫院審計方面,狄元孝介紹,山東開展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政策落實和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涉及45家公立醫院。針對藥品、醫用耗材設備采購不規范問題,審計推動省衛生健康委組織開展全省公立醫院捆綁銷售藥品和醫用耗材等違規行為清理工作,并聯合省醫保局印發通知,進一步加強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管理,上線集中采購藥品全流程管理系統。
“針對醫院薪酬和收費管理不嚴問題,在審計推動下,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省市場監管局、省醫保局在全省醫療機構組織開展價格收費行為專項整治行動,13家醫院取消醫務人員績效工資與檢查、藥品收入掛鉤。針對醫保基金結算方面的問題,推動40家醫院加強醫保支付審核把關,退回多支付的醫保基金1678.48萬元。”狄元孝說。
作為常態化的“經濟體檢”,審計對于一些重點領域的改革也提出了對策建議,推動源頭治理、標本兼治。
孟冰提到,“緊盯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推進不到位問題,我們建議省衛生健康委協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指導各市出臺配套政策,督促公立醫院嚴肅收入分配紀律,充分體現公立醫院的公益屬性。在審計推動下,今年9月,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等部門就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各省屬公立醫院、各市健全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建立醫院績效工資監督檢查執行機制,進一步明確收入分配紀律紅線。”
此外,山東還開展了全省義務教育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審計,狄元孝說,針對民辦學校招生辦學、大宗食品定點采購、學校布局規劃等方面的問題,推動18縣根據城鄉適齡人口變化趨勢,調整完善城鎮教育設施規劃,協調周邊教育資源,滿足適齡兒童入學需求;推動8縣18所民辦學校減免學生學費2284.82萬元,4縣追回違規使用專項資金632萬元,4縣招標確定大宗食材供貨企業,62所學校在中標供貨商中自主選擇、定點采購。
據狄元孝介紹,山東還開展了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和政策落實審計,針對職業教育體系、資金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問題,督促8市相關學校建立健全學生資助經費提取與使用管理機制,3所學校閑置的專項資金已全部支出;推動省教育廳等部門開展全省教育收費專項整治,進一步推進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聯合辦學、貫通培養,更好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