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紙業(002078.SZ)的“李洪信時代”正悄然落下帷幕。
在剛剛過去的11月,太陽紙業(002078)完成了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人員換屆選舉及聘任工作,71歲的太陽紙業創始人李洪信卸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這位用42年時間,將公司從一個靠3萬元貸款起家的作坊式村辦造紙小廠,發展到全球領先的跨國林漿紙一體化集團的掌舵者,正式退出管理層。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接任太陽紙業董事長一職的是李洪信二女兒李娜,這位“80后”接班人能否延續公司發展勢頭,站穩紙業龍頭地位,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率先布局“林漿紙一體化”,成本優勢突出
說起李洪信,其敏銳的市場眼光,敢打敢拼的企業家精神,一直為市場投資者津津樂道。其搭建的橫向產品多元化、縱向“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格局,更是成為太陽紙業發展的利器。
20世紀80年代創業之初,李洪信背著煎餅、咸菜到泰安學技術,寒冬臘月,穿著棉衣帶頭跳進漿池,用身體攪動凝固的漿料。憑著不服輸的拼勁,終于生產出企業的第一張紙。
到了90年代,李洪信又精準把握住改革風向,帶領公司分別與美國、加拿大、中國香港地區的投資商成立了4家合資企業,通過引進外資、與國際接軌,迅速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在他的帶領下,太陽紙業逐步確立了造紙為主導產業,同時涉足化工、外貿、電力等多個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企業取得長足發展,躋身中國造紙第一集團軍。1990年至2005年期間,太陽紙業利稅和利潤連續15年翻番,為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2006年,太陽紙業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正式邁入資本市場的新篇章,也被更多人所熟知。有了資本的加持,公司對“林漿紙一體化”全產業鏈的布局進一步加快。2008年老撾“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正式啟動,隨后公司又于2017年、2019年、2022年啟動老撾30萬噸化學漿項目、廣西北海年產3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南寧市年產525萬噸林漿紙一體化及配套產業園項目,構建了山東、廣西、老撾“三大基地”戰略布局,打造了林漿紙一體化全產業鏈條。
華安證券分析師徐偲在研報中表示,太陽紙業的“林漿紙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木漿自給率波動提升,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根據測算,公司2021年化機漿市場均價為3288元/噸,而其自產化機漿成本約為1312元/噸,成本優勢約為1976元/噸。“在漿價較高的時期,木漿自給帶來的成本優勢更為明顯,不僅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可以通過使用自制漿的產出平抑價格,在采購時獲得更多話語權。”
多次推進產品升級,探尋增長新引擎
在擴展產業鏈的同時,太陽紙業以造紙為核心,還進行了充分的產品升級探索。
2012年,李洪信提出“四三三”發展戰略(在企業未來的利潤構成中,造紙、生物質新材料和快消品將分別占到40%、30%、30%)。按照此戰略,太陽紙業在堅持造紙主業不變的基礎上,把生物質精煉、生活用紙“快消品”作為新的發展方向。
2013年,公司12萬噸高檔生活用紙加工生產線實現投產,“幸福陽光”品牌系列產品順利投放市場。2015年,公司30萬噸輕型紙改擴建項目投產,非涂布文化用紙生產能力達到100萬噸,山東基地35萬噸天然纖維素項目順利實施。2016年,公司舒芽奇品牌紙尿褲系列產品逐步推向市場;50萬噸低克重牛皮箱板紙項目順利投產。
僅僅4年時間,公司三大業務的布局已初具雛形,溶解漿和生活用紙業務逐步成為新的盈利點,上市公司凈利潤由2012年的1.7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0.66億元。太陽紙業也成功躋身世界造紙50強。
之后,憑借著產業鏈的延伸和產品升級,太陽紙業營收增長穩健,盈利韌性愈強。總體來看,2012年至2023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從104.09億元增長至395.44億元,歸母凈利潤從1.76億元增長至30.86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2024年前三季度,雖然面臨行業需求偏弱等壓力,但是公司依然實現營收、凈利雙向增長,其中營業收入達到309.8億元,同比增長6.1%;實現歸母凈利潤24.6億元,同比增長15.1%。
不過,這也給了新任管理者更多壓力。因為隨著行業的發展,如今公司不僅要應對傳統文化用紙市場的競爭,還要在新興領域開疆拓土。這些業務板塊的協同發展,都要考驗新任管理者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擔任董事長的李娜、還是任總經理的劉澤華,都已在太陽紙業工作多年。李娜于2011年5月加入太陽紙業,歷任公司副總經理,副董事長;“70后”劉澤華,則是在1995年就加入公司,歷任太陽紙業工藝員、技術科長、技術處長、兗州天頤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太陽紙業副總工程師,生產經理,董事、副總經理等職。
另外,李洪信雖然卸任了董事長職務,但仍擔任黨委書記,也是太陽紙業的實際控制人,他的影響力依然存在。這種"交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確保公司戰略的連續性。新老管理層的良性互動,或許正是太陽紙業能夠平穩過渡的關鍵所在。
對于新任管理層到位后,公司的發展戰略是否會有所調整,未來哪些業務會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等投資者關心的問題,經濟導報記者也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聯系太陽紙業,公司方面回復稱,其發展情況均通過巨潮資訊網等平臺及時披露,可通過查閱相關信息進行了解。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時超 見習記者 賈義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