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購買董責險“熱情”不減。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今年前11個月,有347家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購買計劃,同比增長49.6%。其中,去年擬購董責險的上市公司中,有116家在今年也公布了購買計劃,占比50%。
對于今年擬購董責險的上市公司數量大幅上漲的原因,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王民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新公司法的施行顯著加強了董監高履職責任,提高了董監高的職業責任風險,因此,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需求顯著增強。另一方面,近年來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不斷加強;與此同時,投資者索賠案例的增多也推動了上市公司董責險投保率的持續上升。
盡管董責險近年來快速發展,但我國的董責險市場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公開的相關理賠案例較少,不過賠付額較大。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三季度,至少有1家公司(美亞財險)進行了兩筆董責險賠付,總賠付金額達3084萬元。
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保險業務團隊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市場報告(2024)》顯示,在對市場承保主體的調研中,過半數受訪者認為上市公司應當購買超過1億元的保單限額。
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告訴記者,作為保險產品,董責險的特點是發生概率低、損失金額大。從保險公司的角度,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風險管理。承保前,險企要評估投保企業的公司治理完善程度,對于治理風險較大的公司,可能需要酌情提高費率;在保單有效期間,險企要做好持續跟蹤工作,降低潛在風險;在出現了一些可能引起賠償的風險事件后,保險公司應及早介入,做好理賠服務,盡量降低不必要的賠償損失。
對于險企如何進一步加強在董責險市場的競爭力,王民表示,保險公司需要提高董責險承保與理賠能力,加強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根據新公司法的變化及時調整與開發適合本土法律環境的董責險保險產品。在自身缺乏專業能力的情況下,可以采取跟隨策略,依靠有經驗的首席保險人或再保險人的技術支持,逐步積累承保經驗,避免簡單的價格競爭,始終堅持專業化發展路線,整合外部專業資源為董責險客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增值服務。
王民認為,中國上市公司董責險的滲透率將會持續上升,隨著相關司法實踐與理賠案例的增多,董責險的投保率未來仍將持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