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科創板IPO申請近兩年的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以薩技術”)又有新動作,其在青島規劃建設的總部基地項目進入了規劃及建筑方案公示階段。
青島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近日發布的《關于以薩總部基地項目規劃及建筑方案批前公示的通告》顯示,以薩技術總部基地項目位于青島濱海大道南、大灣港路東;規劃內容包含3棟科研樓、1棟會議中心,用地總面積約3181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88667平方米;容積率為1.8,建筑密度為35%,綠地率為30%;機動車停車位為688個,其中地上停車位67個,地下停車位621個。
2021年業績同比大增
據以薩技術官網介紹,該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技術與數字城市領域各類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公司基于計算機視覺技術及實時分析數據庫技術,結合其對行業的深刻理解,搭建了完整的業務軟件支撐體系,并已廣泛應用于平安城市及數字政府等領域,實現了場景化應用落地。
該公司的主要產品基于自研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具備“高并發、高性能、高可用、低延時”的特點,解決平安城市和數字政府領域政府機關監管難度大、人力耗費嚴重、數據挖掘難度高、主動管理能力缺失等普遍行業痛點,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化落地及數字城市管理領域的智慧化轉型升級。

2021年5月,以薩技術將總部從北京遷入青島西海岸新區。在這前后,該公司迎來兩輪融資。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深投控、智慧數科、安元基金、松禾創智、中金浦成等17名投資人共以現金3.35億元認購以薩技術的新增股份260.5563萬股,公司投前估值為45億元。
2021年9月28日,公司創始人李凡平將其所持以薩技術的113.9919萬股以2000萬元轉讓給山東陸海港城;同時,齊魯前海創投、海發數科、松碩創投、青島金投集團、青島西海岸集團等11名投資人共以現金5.29億元認購新增股份2412.0666萬股,公司投前估值高達80億元。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2021年6月,以薩技術開始接受上市輔導。2022年6月30日,以薩技術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公司擬募集資金15.09億元,主要用于天工系統技術迭代及產業化項目、總部基地建設項目以及底層技術研發項目。
據招股說明書披露,以薩技術2019至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956.15萬元、1.48億元和3.71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87.22萬元、2767.37萬元和1.42億元。其中,2021年該公司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大增149.99%、407.14%。
業務布局持續推進
以薩技術的上市之路并不順利。該公司于2022年7月接受首輪問詢后,2023年2月3日才作出回復。2023年2月21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以薩技術已申請撤回科創板IPO申請,上交所決定對其終止審核。
有知情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該公司核心技術和專利的信息披露不夠充分、IPO前一年股東結構大幅變動,或許是阻礙其登陸科創板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在首輪問詢中,以薩技術的產品與技術、相關信息披露等內容均受到了重點問詢,被要求說明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優勢的具體體現等。
招股說明書顯示,以薩技術的核心技術均來自自主研發,公司擁有13項發明專利,但核心技術及專利的形成時間、迭代過程、對應主要研發人員及與主要產品的對應關系、相關權屬并未披露清楚。因此,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以薩技術進行補充披露。此外,以薩技術的核心技術人員為王堃、姚巍、石柱國三人,但是該公司僅披露了三人歷年的任職情況,三人作為核心技術人員主導研發了哪些產品、是否承擔相關項目建設、擁有哪些專利等細節方面并未進行披露。
“根據《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問答》,申請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和相關人員對企業生產經營發揮的實際作用,確定核心技術人員范圍,并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認定情況和認定依據。”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介紹。正是基于此,上交所要求以薩技術說明核心技術人員取得的專業資質、重要科研成果、獲得的獎項情況及對公司研發的具體貢獻等等。
數據顯示,以薩技術的研發費用率尚不及同行均值。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66.94萬元、2433.13萬元和4882.77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75%、16.40%和13.17%;同期,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平均值分別為33.48%、23.96%和21.39%,總體高于以薩技術。
雖然科創板IPO折戟,但以薩技術的業務布局并未停滯。
2023年底,以薩技術與中泰資本、山東省融資擔保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2億元,在濟南設立濟南中泰融擔道禾股權投資合伙企業;2024年,該公司從山東致圣工程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手中收購山東鴻易縱橫工程設計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將后者更名為“山東以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