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新年伊始,山東不少地方的黨政代表團已經開啟了招商考察之旅。
今年1月3日至6日,泰安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西安開展系列招商活動;1月4日至7日,臨沂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開展招商考察;1月5日至7日,日照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到南京、蕪湖進行項目對接洽談。
今年1月8日至10日,濰坊市委主要負責人率隊到深圳、上海走企業、推項目,圍繞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展開工作。
經濟導報記者梳理了山東16市的黨政代表團在過去一年赴各地招商的情況,各地的黨政“一把手”帶隊招商,千方百計引進優質項目,這股招商熱潮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招商引資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只要有項目就行的狀態了。經過多年的發展,各地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存量以及特色優勢產業。此外,以后項目要落地的話,很重要的是土地承載,現在也都是到了增量部分,在這個時候,在有限的土地上,就盡量去落地一些優質的大項目,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去深圳、廣州或上海等城市,針對那些高端產業招商的原因之一。
產業對接與合作
聚焦產業是招商引資、考察學習的重要主題。
各地積極走訪企業,加強項目對接和合作,同時推介自身的優勢產業,吸引更多企業投資。
去年11月,棗莊市委主要負責人率團赴深圳開展招商活動。全力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希望通過招商引資助力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在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棗莊希望欣旺達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持續深化協作,不斷增強棗莊鋰電產業集群競爭力。
去年4月,煙臺市委主要負責人赴上海走訪考察企業。煙臺提到,當前,煙臺正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培育發展的重點,著力優化產業布局,構建垂直產業生態,加快建設國際生命科學示范城市。
去年10月,日照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到長沙、重慶、寧波、保定對接洽談項目,拜訪三一集團、中國船舶集團風電發展公司、寧波東方電纜公司、長城汽車公司,并簽訂有關合作協議。日照推介稱,日照“小城大港、小城大鋼”特色鮮明,“陸海聯動、承南接北、東西互濟”的區位優越,當前正搶灘布局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領域、新賽道。
去年6月,菏澤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金華、寧德招商引資。菏澤表示,將主動對接產業布局,積極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泰安市委主要負責人去年4月率隊赴上海和湖州,拜訪高校、企業和有關機構。泰安提到,其把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引擎、總抓手,推動全市經濟步入了“快車道”,尤其是在新能源、醫藥等產業的細分領域形成了較好發展基礎。
去年11月,濱州市委主要負責人率團到西安、常德招商考察。濱州提到,濱州擁有高端鋁、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等五大千億級優勢產業集群,新能源等新的千億級產業集群正加速崛起。
各地的招商引資,不僅強化了產業招商與對接合作,同時也展現了當地產業發展的潛力。
董彥嶺對經濟導報記者說,“以后區域競爭、產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地方而言,圍繞已有的產業集群或產業鏈來招商,相對來說會好一些,這樣更容易形成規模和協同效應。”
赴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招商
近年來,各地無不將珠三角、長三角等地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區域,學習先進經驗,推動深度合作。
董彥嶺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有限的土地上,應該盡量落地一些優質的大項目,這也是為什么大家會去深圳、廣州或上海等城市招商的原因之一。”
去年2月,濟南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深圳市,走訪企業洽談招商合作項目。濟南表示,當前,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正加速成形起勢,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2023東營•深圳“雙招雙引”懇談會暨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去年7月在深圳舉行。東營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強調,他們正搶抓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重大機遇,加快產業轉型、動能轉換,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
去年11月,濰坊市委主要負責人前往珠海、廣州、東莞、深圳等地開展招商活動。
同樣在去年11月,濟寧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深圳市走訪重點企業,推動項目合作。去年6月,2023濟寧(大灣區)先進制造業精準招商推介會暨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濟寧市推介了重點產業鏈、重點招商合作項目和人才政策。
此外,泰安、威海、聊城和菏澤等城市也紛紛前往珠三角城市開展招商引資活動,他們不僅實地考察了當地企業,還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
去年9月,臨沂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隊到上海招商考察,宣傳推介臨沂,對接洽談項目,推動共贏發展。
濰坊市委主要負責人去年8月率隊赴浙江開展“點對點”招商,實地走訪企業,洽談對接合作,加快推動項目落地。
去年2月,菏澤市委主要負責人帶隊赴上海、杭州、南京三地招商引資,走訪考察了部分企業。
拓展國際視野
董彥嶺還對經濟導報記者提到,“在招商過程中,‘一把手’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為現在招引的產業規模較大,需要綜合各部門的力量去協調和解決一些問題。‘一把手’可以協調協同,更深入地切入實質性問題。”
京津冀地區也成為山東多地招商考察的重點,山東多地也在積極深化與京津冀的合作。比如,深化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德州發展的重要舉措。
去年4月,德州市委主要負責人赴北京拜訪多家央企,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德州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還帶領市黨政考察團赴雄安新區對標學習。去年10月,德州市委主要負責人還率市黨政代表團赴北京朝陽區考察對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淄博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去年12月帶隊到北京開展招商考察活動,拜訪合作企業,對接重點項目。淄博表示,京津冀地區是淄博市重要的招商區域,多年來合作成果豐碩。
去年11月,濰坊市委主要負責人率隊赴北京開展“雙招雙引”活動,拜會知名企業。濰坊提到,當前濰坊正聚焦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奮力爭當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排頭兵。
招商引資動作不斷,山東多地還瞄向了海外招商,拓展國際視野。
在去年5月22日至5月29日期間,濟南市委主要負責人率領濟南市代表團訪問了韓國和日本,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
為進一步推動招商引資工作,青島市商務局于去年2月份發布了《2023年青島市全球招商行動計劃》。該計劃聚焦重點國家和地區領軍企業,開展“源頭”對接,通過多種形式的招商專項行動,優化“走出去”招商工作機制。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青島聚焦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積極拓展招商資源。聚焦重點國家和地區。盯緊歐美、日韓、新加坡等重點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等重點地區優質企業,強化投資合作。
董彥嶺對經濟導報記者說,“不同地方的發展基礎和重點不同,像濟南、青島這樣的城市,肯定是‘招大、招新、招優’,而對于一些相對發展程度不那么高的地區,應該‘招特’,根據當地的特色和優勢進行招商。”
優化營商環境是關鍵要素
“實際上,對于地方政府來說,招商引資一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董彥嶺說,大家都明白,只有成功引進大項目和好項目,地方經濟才能得到發展,就業、稅收和產值才能增加。如果經濟、產業無法發展,其他的也就無從談起。
董彥嶺同時也提醒說,“現在很多產業以復雜制造業為主,不可能在一個地方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招進來,另外產業鏈上的這些企業之間可能沒有那么協同,所以也要根據自己的資源優勢、已有的基礎來招商,產業鏈不要刻意求全。”
此外,董彥嶺對經濟導報記者說,地方招商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不要為了招商而過于降低門檻,要給對方提供一定的條件,但也要立足于雙方長遠利益的發展。招引到真正具有投資意向、看中地方區位優勢、營商環境的企業。”
“在這方面,我覺得營商環境建設也非常重要,在招引的同時,還要注重營商環境的建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對標先進,動態調整。最終拼的是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和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等方面的綜合環境,這是最根本的。”董彥嶺說,“要重視招商的經濟社會和產業綜合效益,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招商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