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近日,多家造船業上市公司披露新簽訂單或在手訂單完工消息。從行業數據看,2023年山東新承接海船訂單量、完工量、手持訂單量等造船行業指標均顯著增長。
“專精特新”企業長期專注細分領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山東持續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在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的謀篇布局中,“藍色新動能”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底色。
生產任務排到2028年
1月31日,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蓬萊中柏京魯船業有限公司(下稱“京魯船業”)為德國Nordic Hamburg公司建造的首艘1400TEU集裝箱船“BG GREEN”輪如期舉行交船儀式。同日,系列船的第二艘也順利試航歸來。

“BG GREEN”輪于1月15日解纜試航,1月18日順利返航,在船東、船檢、服務工程師以及公司相關人員的共同配合及努力下,首艘船耗時68小時。系列船第二艘更是在多艘新造船連續試航的前提下,僅用時38小時便高效完成所有的試驗項目?梢哉f,“BG GREEN”輪的交付和后續船的試航,是京魯船業向全球市場展示其技術實力和服務品質的重要時刻。
2023年12月12日,在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芬蘭船東定制的一艘貨值約10億元的高端客滾船完成交付,駛向歐洲。
“訂單火爆、生產繁忙,我們目前手持造船訂單27艘,生產任務已排至2028年!闭猩叹纸鹆甏埃ㄍ#┯邢薰靖笨偨浝砟呔S松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艘交付的船集運輸、旅行、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山東船舶制造企業憑借強大的實力,迎來發展良機。
“盡管全球航運市場已恢復常態水平,但在船舶更新換代超級周期下,疊加航運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中國船企發展勢頭良好!蹦呔S松表示。

英國造船和海運業分析機構克拉克森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新船訂單同比下降18.7%,但中國船企承接了更多新船訂單,市場占有率達58.9%,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與國際頂尖同行“掰手腕”
“專精特新”的靈魂是創新。能與國際頂尖同行“掰手腕”,這份底氣來自持續不斷的投入創新。
近日,第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煙臺洛姆電子有限公司的鍍錫銅線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聚精會神、有條不紊地進行放線、退火機、酸洗等作業。該公司研發的耐高溫鍍錫銅線是國內首創含稀土元素的助劑,以其獨創的熱重熔拉光處理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專注于專用特種線材領域,銷量居國內前三;通過美國ul產品安全認證,出口美國、俄羅斯、德國等多個國家,全球排名第48名!痹摴鞠嚓P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出船用投棄式測量儀的微細雙芯平行信號傳輸線,攻克耐擊穿、數據傳輸不失準等技術難題。
“從找準方向,到有所成就,需要常年在細分領域專注創新,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能在該領域擁有話語權!蹦呔S松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專精特新”企業具有專業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等特點,蘊藏著較大的成長空間和市場潛力。尤其是在船舶制造領域,企業必須要縱深發展,要創新發展,更要在國際市場中敢于“亮劍”。
1月30日,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與全球航運巨頭達飛集團舉行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項目的簽約儀式。自2018年起,達飛集團與北海造船的合作穩健前行,屢獲豐碩成果,已成功交付集裝箱船加長改裝項目、新加混合式洗滌塔改裝項目、新加壓載水處理裝置以及推進器換新等塢修項目共40余艘。特別是在2021年后,雙方合作邁入一個新階段,簽署了10艘5500TEU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進一步深化了新造船合作關系。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2024年新的合作項目——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合同的簽訂,雙方共同開啟新的合作篇章。北海造船副總經理姚洪山表示,項目合作顯著增強了船廠在國際船舶改造市場的競爭力,相信未來會有深層次合作。
配套產業鏈發展迅速
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是山東省11條標志性產業鏈之一,圍繞這條產業鏈,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船舶制造及配套企業堅持創新,發展迅速。
作為輪船的動力源,山東攻關船用高速電機,在產業藍海開辟出新賽道。近日,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交付,其電機用上“德州造”。

“‘愛達·魔都號’擁有136個系統、2萬多臺電力設備,其中4000多臺電機由我們生產。在所有電力系統配套企業中,我們的占比達20%!钡轮莺懔﹄姍C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恒力電機”)特電電機部部長王山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從國內首個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首個大型郵輪,到雪龍號南極科考船等特殊船舶,恒力電機頻頻亮相,填補行業空白船用高速電機。
據了解,在2018年以前,恒力電機的船用低速電動機毛利只有5%左右,為實現突破,從2018年開始,公司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13%投入研發,聯合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山東大學等科研院校進行材料、減震、降噪等領域的攻關。
“公司研發的船用高速電機在保證各項性能的基礎上,達到每分鐘8萬轉,是普通電機的27倍。進入產業化階段后,我們又申報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且我們的‘艦船用高速電機設計及工藝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也被省發展改革委列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恒力電機副總經理劉寶芳表示,如今公司生產的電機已經占到船用電機市場份額的85%,連續5年營收增長率超15%。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目前在船舶制造及配套產業,山東已經分別有13家、21家企業入選國家級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提升產業競爭力,這是目前山東船舶產業繼續破浪前行的砝碼。通過融鏈固鏈,集聚一批龍頭引領型和高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山東將凝聚船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鄙綎|船協副秘書長蘇波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