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太陽能的利用,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光伏發電。實際上,在太陽能的熱應用領域,相關產業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
在被稱為“中國太陽城”的德州市,有一批專業致力于太陽能集熱器研發、生產的企業,比如盛拓科集團(下稱“盛拓科”)。該公司核心技術高耐候選擇性吸收涂層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生產的太陽能產品應用于冬季供暖,供暖期運營成本每平方米僅2元!
“平板熱能領域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盛拓科創始人、董事長韓榮濤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未來,我們將協同整個產業,推動平板太陽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建筑舒適用能、種植、養殖、工業用熱、新基建等各領域提供高品質采暖、制冷、熱水、電力、綠色能源等清潔能源綜合利用服務。”

(林芝市巴宜區中學太陽能供暖項目應用的正是盛拓科的產品 受訪者供圖)
神奇吸熱膜成就熱能傳奇
1月底,當經濟導報記者造訪盛拓科位于德州天衢新區(德州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智能化產業園時,發現偌大的廠房內,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零部件正隨生產線的運轉,一步步組裝成型;廠房外,工人師傅正將一箱箱包裝好的產品裝入集裝箱。
“這批產品裝車后會運往青島,出關后將遠銷歐洲、美洲等地區。”韓榮濤如是介紹。根據德國咨詢公司Solrico發布的世界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產量排名,盛拓科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二。

(平板熱水器正在裝車發貨 受訪者供圖)
什么是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結構比較分明,在厚約10厘米的箱體內鋪設了吸熱板芯,板芯一面是龍骨狀的銅管,另一面是面向太陽光的吸熱膜層,在吸熱板芯外圍是保溫層。
據介紹,吸熱膜層是平板太陽能熱水器最核心的部件,決定了太陽能熱轉換的效率。早在2010年,韓榮濤便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全自動磁控濺射高耐候選擇性吸收涂層生產線;到了2011年,又成功研發Bonding藍膜技術,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該公司也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掌握平板太陽能核心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智造商。
有了核心科技的賦能,盛拓科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備受市場認可,實現了連續10年復合增長率88%,營收規模10年增長了293倍。公司成為平板太陽能行業的“富士康”,為太陽能行業眾多品牌企業提供OEM、ODM服務,帶動了國內平板太陽能行業的技術創新和規模化生產。
據了解,盛拓科是行業內僅有的同時具備藍膜和黑膜核心吸熱膜層生產能力的廠家,不僅自主生產平板太陽能集熱器,還牢牢占據了產業上游。
設計出多種產品
西藏阿里地區海拔5600米,冬季極寒氣溫-60℃,在此生活的百姓和機關單位辦公人員生活極為不便,急需一套高效集熱供暖系統,解決當地冬季取暖問題。
不過,當地自然條件卻有另一面。“阿里地區的年日照時長超過3000小時,同時又具有高海拔、低氣溫的特點,可以說代表了各種極端的自然條件。而能經受住這種極端自然條件考驗的產品,也必然能滿足各種應用場景。”韓榮濤表示。

(日喀則市江孜縣藏醫院太陽能采暖應用的也是盛拓科的產品 受訪者供圖)
于是,盛拓科接下了這難啃的“硬骨頭”,經過9個多月的探討、分析、論證、試驗,第一臺性能達到阿里地區使用標準的STC500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終于生產出來,當年便在改則縣古姆鄉鄉政府采暖系統中得到應用。
隨后在西藏日喀則薩嘎縣城,盛拓科太陽能集中供暖專用集熱系統為10.7萬平方米的建筑供暖,室內溫度達到18℃以上。讓人欣喜的是,這款供暖系統的運營成本很低。“該系統以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為核心,還配備熱交換系統、熱循環系統,也需要外部電力才能運轉。但即便如此,這套系統整個供暖季8個月消耗的電費,分攤到每平方米上僅為2元!”韓榮濤表示。可供對比的是,2023年,德州市居民4個月的取暖費為每平方米22元。
截至2023年12月,盛拓科在西藏縣城清潔供暖中,已安裝太陽能集熱器達15.9萬平方米,改變了當地傳統的使用牛糞、煤球取暖的方式;同時,每年可節約用電1.6億度,節約燃煤241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35萬噸。
此外,盛拓科還設計出多種產品,涵蓋了太陽能集熱的各種應用場景。目前,盛拓科成功開發出城市供熱平板集熱器、分布式供熱平板集熱器、平板空氣集熱器、雙通管空氣集熱器等引領行業發展的新、特產品,服務范圍涵蓋了商用建筑、民用建筑、工業生產、農業養殖、種植與烘干等17類30余個應用場景。
2022年10月,盛拓科開始了從太陽能“熱水”向平板清潔“熱能”的戰略轉型。“這次轉型是企業歷史上深度最深、影響最大的一次轉型。太陽能熱水領域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但是到了平板熱能這個領域,就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韓榮濤表示。
在產品涵蓋了眾多應用場景的同時,盛拓科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展廳內,經濟導報記者還見到了ATPC熱風集熱器以及雙能源平板集熱器,前者是全球首款一體式平板熱風采暖專用集熱器,集制熱、發電、送暖、新風功能于一體,獲得了歐洲CE認證,適用于家用采暖,主要出口德國、以色列等國家,成為了盛拓科最新的利潤增長點。
科技創新成發展“新動能”
業內普遍認為,韓榮濤是個“技術男”,擅長平板太陽能核心技術與應用系統的研發。
“我們在6年前便建立了自己的‘4111’創新技術平臺,致力于清潔能源零碳技術研究和系統產品開發,近5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082萬元。”韓榮濤表示,“集團始終將技術創新視為核心競爭力,目前已有4個技術部、1個平板研究院、1個平板檢測中心、1個熱能學院。集團科研人員占比16%,其中50%的科研人員行業從業20年以上。”

(盛拓科創始人、董事長韓榮濤)
在新產品不斷研發問世的同時,盛拓科還在裝備自動化制造上加大投入。上文提到的智能生產線,便是裝備自動化制造的碩果。
在公司智能生產線上,經濟導報記者看到,機械手臂正準確地在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箱體內側打膠。“智能化生產線將促進生產效率提高83%,單位產品用工節約81%。”韓榮濤介紹,“未來,智能化生產線還可以借助物聯網信息技術,將生產制造過程與智慧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平臺相結合,實時計算平板集熱器累計帶來的社會環保效益,為碳交易市場提供更多資源。”
目前,盛拓科已經率先實現了55秒下線一臺平板集熱器的生產速度。

(盛拓科的飛天自動化激光焊機)
除了在產品的研發生產上發力,2023年初,盛拓科還開始向生產服務業延伸,由產品供應商向系統方案解決商轉變,力圖依托強勁的研發、完善的產品與服務打開新市場。
“隨著企業轉型的不斷深入,我們將繼續推進平板太陽能核心技術研發,創新清潔能源系統應用,加快實現百億銷售目標的步伐,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韓榮濤說。
企業檔案:
全球第二的平板熱能裝備生產商

盛拓科集團是一家專注于平板太陽能系統研發、生產的科技型集團企業,總部位于山東德州,旗下擁有金亨新能源等七家子公司、六大生產基地,年產平板清潔熱能裝備3.7吉瓦兆卡(太陽熱能統計單位),位居全球第二。
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韓榮濤,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北京工業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德州學院客座教授,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清潔能源應用分會副會長,中國建筑學會太陽能建筑材料與構件一體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基于鋁材的高耐候選擇性吸收涂層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發明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原理與應用》作者。
集團下屬企業榮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太陽能熱利用產品“領跑者”、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瞪羚企業等稱號。
2023年出口增長55%,實繳稅金增長57%,實現銷售額3.7億元,同比增長9%。
2009年,韓榮濤回到德州創辦集團第一家子公司——德州金亨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1年,隨著高層樓房熱水需求的大量出現,公司開始了第一次戰略轉型,從太陽能核心材料制造轉向平板太陽能集熱器制造。
2013年,公司獲得高溫選擇性吸收涂層發明專利,同時,盛拓科集團在產品技術研發和裝備自動化制造上鉚足干勁、加大投入,成立工業4.0技術部,引領平板太陽能行業實施了自動化生產。
2014年,公司全面通過質量管理體系ISO9001認證、中國節能產品認證、中國環保產品認證,產品正式進入中國政府采購目錄。
2017年,德國太陽能專業評估機構發布全球數據,盛拓科集團平板集熱器產量排名位居全球第三。
2020年,盛拓科集團平板集熱器產量排名上升到全球第二。
2022年,集團子公司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同年,韓榮濤帶領企業開啟第二次戰略轉型:從真空管太陽能“熱水”向平板清潔“熱能”轉型,從千億級市場向萬億級市場邁進。
